浙江省温岭市被称为“中国大棚西瓜之乡”。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温岭几代农人发展西瓜长季节栽培技术,在全国各地建设西瓜培育和种植基地。目前,这些“追着太阳种西瓜”的瓜农已将西瓜产业拓展至全国26个省市,建成省外种植基地35万亩,省内外年产值约50亿元。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温岭市税务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多措并举引导西瓜产业经营主体合规经营、健康发展。最近,正值西瓜销售旺季,该局组织税务干部到西瓜培育种植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宣讲税费政策,做好相关辅导。
“一户一档”规范发票开具
在温岭曙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百亩连栋大棚内,员工们穿梭于瓜藤间,熟练地轻敲瓜身、采摘装箱。该公司负责人朱云花告诉记者,这几年温岭的麒麟西瓜销量很好。在西瓜销售旺季,发票开具需求就会激增,日均开票量能达到平时的3倍以上。
在温岭,除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企业外,还有不少种植西瓜的农户。他们所产的西瓜,很大一部分由当地企业收购后,再进入市场统一销售。“有些农户销售西瓜时,会出现拒开发票等问题。”温岭市税务局税政一股股长朱招兵告诉记者,有的农户缺乏合规意识,以不会操作、代开发票人脸验证泄露隐私为由,拒绝给收购商开票;有的农户不按实际售价和交易数量开具自产自销免税发票。
为规范农产品开票管理,今年以来,温岭市税务局试点搭建了农产品综合智治平台,集成实现涉农信息采集、归集统计、发票监控、风险提示等征管功能。依托该平台,温岭市税务局联合相关市政部门打通涉农数据共享通道,通过梳理归集农村土地承包协议、种养面积、种养品种等信息,构建起“一户一档”涉农基础数据仓,为农产品发票真实开具提供了数据支撑。
据朱招兵介绍,在农产品综合智治平台中,长期未开票农户也将被纳入平台监管,后续税务部门会针对性开展发票开具和申报纳税专项辅导,引导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云端通办”助企跨域经营
西瓜生长需要特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温岭的瓜农们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利用纬度差异进行栽培,实现了冬季南瓜北运、夏季北瓜南调。
温岭市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辛宏权是温岭最早一批“追着太阳种西瓜”的农人。如今,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全国7个省份有近2万亩种植基地,去年营业收入突破1.3亿元,带动5000多名农民增收。
“过几天,我还要去山西的种植基地,八九月正是那边的种植季。”辛宏权说,他们在大同市成立的山西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前不久遇到了一个涉税问题。该公司财务人员发现此前报送的相关信息有误,需将更正资料加盖公章后到大同市税务局申请更改,但财务人员当时携带公章身在温岭,无法及时返回山西,便联系温岭市税务局协助解决。了解企业诉求后,温岭市税务局与大同市税务部门线上联动,远程帮吉园农业公司完成了数据更正,还为财务人员详细讲解了后续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温岭瓜农经营的“西瓜版图”越来越大,西瓜培育和种植企业对涉税事项跨区域办理的需求日益增多。2023年,温岭市税务局在电子税务局上线“远程虚拟窗口”,纳税人通过远程身份核验、资料传递、音视频互动等技术,便可线上办理跨区域税费事项。通过“本地受理、异地协作、云端办结”等服务,像辛宏权这样的种瓜人享受到了“数据跑路”带来的便利。
精准辅导 解决物流环节合规问题
目前,依托遍布全国的生产基地,温岭西瓜培育和种植企业中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集合了“生产商+供应商+经销商”等多重身份,架构起跨省份区域联动的快速流通渠道。
据浙江旗麟西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晓钱介绍,为保证长距离运输中果品的新鲜度,他们探索搭建起“分级包装、冷链直达”物流体系,有效降低了果品损耗。但在构建高效物流网络的同时,运输环节的税务合规问题也凸显出来。
“西瓜运输环节,下游经销商承担运费的话,发票怎么开才规范?”面对实际经营过程中的问题,陈晓钱联系到了当地税务部门。税务干部结合实际案例,为他们分类讲解哪些情况下,运输费用可以作为价外费用,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同时详细讲解了如何规范开具发票。
陈晓钱说,虽然这部分发票有时不能免税,但向运输公司索要发票,既能保障企业自身财务安全、明确各方责任,也是维护整个供应链合规运转的基础。
为回应农户在物流运输环节的合规诉求,自去年以来,温岭市税务局建立了“风险预警+精准辅导”机制,针对农产品运输税收政策适用、进项抵扣凭证管理等关键点强化精细辅导,帮助农产品经营主体完善内控体系,靠前防范因票据管理或核算问题导致的供应链风险,保障温岭西瓜“从田间到舌尖”的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