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手续卡在最后一步,公司欠缴社保,我该怎么办?”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社保费争议工作站接到了一通求助电话。在青岛某玻璃制造公司工作多年的王先生临近退休,却发现社保费欠费,这笔“断缴”的社保,导致他无法办理退休并及时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此后,该企业陆续又有8名职工通过电话、信访等渠道,反映同类问题。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社保费争议工作站综合研判后,随即启动“紧急争议处理程序”,制定解决方案,仅用5个工作日便为王先生等职工解了燃眉之急。
接到王先生投诉当日,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依托与区人社局、区医保局等部门建立的8部门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置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将王先生诉求的核心信息点对点精准推送至关联部门。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社保费争议工作站成员迅速对系统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经核查,2022年4月—9月,王先生养老、失业及工伤保险费存在欠费账单,且该企业欠费涉及职工人数超过100人,累计欠缴金额达632万元。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随即进行双向核实,与王先生细致沟通,了解其诉求细节,同时联系涉事企业财务负责人,核实欠费情况及原因。最终,企业承认了欠费事实,但同时表达了因企业经营不善,无力支付职工632万元应缴未缴养老、失业及工伤保险费的实际困难。
面对王先生的诉求和企业的困境,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根据该局探索设定的社保费征缴争议风险评估模型,从“涉及人数、金额大小、社会影响”三个维度分析,将该事项列为红色高风险等级。为此,与区人社局、区医保局以及公职律师共同组成争议调解团队,开展联合普法,柔性破冰。
调解过程中,几部门联合向企业负责人深入解读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强调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是法定义务,任何经营困难都不能成为免责盾牌。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公职律师团队则从法律风险角度进行剖析,详细阐述了如果拒不履行社保缴纳义务,企业会面临滞纳金、行政处罚等风险,甚至影响信用评价,让企业清醒认识到违法成本。经过多轮坦诚沟通,企业接受了“分类补缴、分批推进”建议,对于王先生等已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企业优先足额为其补缴社保费,确保职工可以及时办理退休手续,拿到“养老钱”;对其余在职职工,企业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补缴计划。
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社会保险和非税收入科科长赵晓琳表示,调解成功并非终点,如何防止企业承诺变成“空头支票”才是关键。为此,该局依托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全流程动态跟踪台账,确保补缴计划从“纸面”落到“地面”。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安排专人实时监控关键节点,每月联系企业,核查督促其按计划进行补缴,同时将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名单”,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其社保费申报情况,一旦发现补缴逾期,立即启动催缴程序,确保“问题早发现、风险早干预”。对于王先生等退休职工,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社保费争议工作站则安排专人进行电话回访,确认其退休手续是否办妥、养老金及医保待遇是否可以正常享受。
截至今年7月底,该玻璃制造企业16名离职、退休人员社保费全额补缴到位,共计补缴费款66万元,剩余6期补缴计划正稳步推进,1名困难职工领取预支工资6000元,生活压力得到缓解。
赵晓琳告诉记者,为系统解决社保费征缴争议这一民生痛点,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于2024年8月创新组建社保费争议工作站,汇聚征缴业务、争议处置等骨干力量,构建税务、人社、医保等8部门协同联动的争议预防化解机制,并配套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和全流程跟踪管理机制。社保费争议工作站运行近1年来,已累计化解社保费征缴争议49件,切实打通了维护缴费人权益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