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平利县富硒堂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硒堂)总经理王秀梅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近年来,王秀梅扎根秦巴山区,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做优地域品牌、搭建直播平台、培育电商达人,打造融通生产和销售、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线上流量优势反哺线下实体的产业生态。谈及税务合规管理,王秀梅认为这是一笔“长远账”,必须要算好。
权益账:规范交易有助于保障自身权益
绞股蓝是一种具有清热降火作用的药材,有“东方神草”之称,含有丰富的皂甙、黄酮、多糖类化合物,以及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平利县是中国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绞股蓝人工栽培基地县,素有“绞股蓝故乡”之称,独特的区域生态环境十分适宜绞股蓝的生长,当地农民一直把房前屋后自然生长的绞股蓝切碎晾干后当作茶饮用。
2015年,王秀梅带着30万元借款返乡创业。创业初期,王秀梅以绞股蓝为切入点,带领村民建起千亩产业基地。即便负债,她仍坚持“宁可自己亏,不让乡亲赔”的原则,收购农户原料,用诚信赢得信任。2016年3月,她正式注册成立“富硒堂茶”,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及电商服务的企业化运营。
彼时,平利县正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社税务规范化进程。但是,部分茶农长期习惯于传统的交易模式,对“带票收购”水土不服,产生“手续繁琐”等抱怨。王秀梅来到各个产茶村,走进农户家中,向茶农耐心解释:卖茶青每斤多挣2毛钱只是一时之利。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合法发票作为抵扣进项税额凭证,税负就会增加。为了共担这部分成本,公司收购价格可能会下降。反之,如果大家配合开具发票、规范交易,不仅能稳定收购价,还有助于保障自身权益。
带着这种“算长远账”的坚持,富硒堂保存规范完整的申报材料,构建起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在入选安康市返乡创业优秀示范企业时,富硒堂仅用3天时间便顺利完成所有涉税资料审核。“现在合作社都主动索要电子票据。”王秀梅说。
便利账:90%的高频业务在3分钟内办结
记者走进富硒堂财务部档案室,映入眼帘的是企业发展轨迹:2016年,财务部用的是横平竖直、字迹工整的手写台账;2018年,财务部用Excel表格搭建起简易财务体系;如今,财务部通过新电子税务局系统,不仅实现了发票业务全程网办,还覆盖了税务登记、税费申报、税款缴纳等多方面业务办理场景。
记者注意到,富硒堂保存着初创时与茶农的原始交易凭证,每张都工整规范地附着收购备案单。王秀梅告诉记者,手工记账时,确保涉税凭证准确性十分关键。例如,茶农身份信息能否准确录入,直接关系到进项税额能否合规抵扣。如今,税务部门推行“关联申报”模式,实现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多个税费种关联申报、一键缴税。“90%的高频业务可在3分钟内办结。”王秀梅说。
10年里,富硒堂与税务部门紧密合作,通过学习平利县税务部门编写的《茶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积极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税务管理水平。富硒堂还主动反馈在税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为税务部门优化税收征管和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我深知,如果我们不重视税务合规,账目不全、数据不真、凭证不齐,是无法享受到便利的办税服务的。”王秀梅说。
市场账:国外客户也看重企业合规
目前,平利县有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绞股蓝产品产量达到7000余吨,实现产值7亿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达7000元。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公司+标准化+工厂+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绞股蓝产业已经成为平利县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此背景下,王秀梅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
2021年,王秀梅携手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共同完成一场中英双语带货直播,向全球观众讲解绞股蓝的保健价值。2023年,绞股蓝产品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茶叶从采摘到制作的全过程。2023年,凭借优良的纳税信用,富硒堂通过“税银互动”平台,顺利获得低息贷款5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富硒堂扩建了智能化生产线。
“国外客户也看重企业合规。”王秀梅介绍,2024年,当富硒堂与海外某贸易公司签订协议时,对方表示,通过查阅税务部门的公开信息,富硒堂的信用记录让其感到放心。王秀梅认为,无论是收购茶农鲜叶,还是在电商平台销售,只有做好合规细节,每一笔交易才经得起检验。“这份底气,帮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信任。”王秀梅说。
“常有人问我,花这么大力气搞合规,到底值不值?我的回答是:值!”王秀梅告诉记者,富硒茶从种植到冲泡要历经36道工序,少一道都难以成就回甘之味。做企业亦是如此——合规经营或许不会给企业立马带来收益,但能让企业稳健地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