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是提升税费管理水平、打造效能税务的有力抓手,是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上海市税务系统认真贯彻税务总局部署要求,按照“强引领、夯基础、扬优势、提质效”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强基工程”,因地制宜创新突破,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税务实践。
蓄势而发,着力破解堵点难点
聚焦当前税费征管工作的堵点难点,抓紧抓实“强基工程”这项全局性、系统性任务,以系列务实举措,实现组织收入更高效、税法遵从更自觉、征管质效更优化的工作目标。
拥抱科技创新,筑牢数字底座。数字化转型为深化税费征管改革创造了新契机,通过深入实施“强基工程”,进一步发挥税务大数据基础坚实、场景丰富的优势,采取统一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打通数据壁垒、深挖数据场景等方式,紧跟技术迭代和创新发展步伐,着力夯实税费征管根基,持续提升治理水平。
构建模式机制,补强短板弱项。当前,新兴税源和重点行业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对税务部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通过“强基工程”更好破解联动协同不够、监管“宽松软”等问题,从构建税费征管新模式和系列监管新机制入手,准确把握上海新经济新业态集聚发展、户管规模层次丰富、税源复杂多元等特点,抓实基层日常税源管理,抓准分级分类风险应对,抓深顽瘴痼疾治理,抓严新兴领域监管,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升级服务体验,促进提质增效。紧扣纳税人缴费人和基层干部关心关切,以“强基工程”有利契机,深度融入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运用问办协同、智能引导、精准推送、跨区通办等服务模式,探索归集高频咨询诉求、重点业务办理等轨迹数据。联合高校加强智能语音机器训练,丰富动态智能问答场景,加速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响应机制,推动办税服务向“智能无感”升级。
乘势而上,聚力夯实基层基础
明晰“强基工程”主攻方向,推动税费基础工作与数字化转型互相适应、互促共进,以点带面撬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走在前列。
围绕“优化税费申报管理”切入要点,贯通征管链条。改变申报单一环节管理现状,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管理新机制。事前精准引导,建立多税费种联动分析机制,依托税务大数据精准识别易错点,定向推送个性化政策提示和操作指引,从源头提升申报质量。事中智能纠错,在电子税务局嵌入智能校验规则,通过“申报智能自检”实时提示政策误用、数据异常等风险,大幅减少人工审核负担和纳税人更正申报成本。事后协同监管,探索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申报质量关联指标体系,强化风控、稽查、税源管理部门协同联动与快速响应,着力破解事后风险应对时滞性问题。
紧扣“数据、规则、岗责”基础要素,构建高效机制。数据方面,对内强化基础数据治理,开发智能分析工具,围绕风控核查、税源管理、热线服务、税务稽查等重点岗位,创新智能化数字桌面,提升一线税源感知和用数能力;对外深化涉税数据安全高效共享,持续推进大数据体系建设。规则方面,完善税费种联动管理规则,优化部门衔接机制,着力解决“碎片化”管理难题;聚焦新经济新业态,探索完善“信用+风险”动态监管规则,搭建特色业务场景数据资源库和风险监控模型。岗责方面,发挥上海税务行政层级少、人力资源集中在基层的优势,定位“服务运营多元协同、高效流畅,税源管理岗责清晰、感知敏锐,风险防控统筹集成、精准有效”的优化目标,完善基层税费征管职责配置,提升一线税费征管人员能力,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
突出“科技、人才”支撑保障,驱动质效提升。科技方面,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在重点领域的深度赋能,实现社保费、医保费、不动产等区块链办税场景应用;积极融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整体布局,拓展在出口退税、发票管理、税务稽查、问办协同等领域的智慧税务应用场景。人才方面,结合上海税务人才高地建设,探索实施数字化能力提升和专项方案计划,依托实战化“强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大数据分析、新业态监管、国际税收等领域专家人才,努力锻造一支既懂税收业务又懂数字技术、既熟悉国内政策又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税务人才队伍。
兴势而成,倾力彰显担当作为
锚定上海“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目标定位,聚焦加快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任务,以深化税务领域改革为动力,持续拓展提升职能作用,以深入实施“强基工程”的实际成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深入推进税收改革创新。在前期主动承接数电发票等重大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在推动办税服务厅和12366一体化转型升级、优化出口退税智能化审核机制等多个项目上积极参与探索试点,提炼上海在深化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探索创新税收监管方式等领域的经验做法,努力贡献“上海智慧”。
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立足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承载地,研究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2.0版方案涉税措施,配合财政部、税务总局开展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改革试点评估,前瞻研提适配先导产业、平台经济、绿色低碳等新赛道的税收政策意见建议,持续落实11项助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税收征管服务措施。深化长三角区域执法标准统一、执法信息互通、执法结果互认,更好发挥上海在税收支持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迎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为契机,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力拓展全国首家税务审判庭、税收事先裁定等机制创新成果,提高税费政策确定性和执行一致性。探索跨部门协同监管新模式,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打击震慑力度,全力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税收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