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印度尼西亚财政部正式颁布印尼财政部长2025年第37号部长条例,要求电商平台为在线卖家代扣代缴所得税。该法规于当天起正式生效。这一政策不仅重新定义了该国线上交易的税务合规模式,也对中小卖家和跨境卖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电商平台需代扣代缴税款
按照新规,凡年营业额超过5亿印尼盾(1元人民币约合2265.81印尼盾)的卖家,其交易收入将由电商平台直接代扣代缴税率为0.5%的所得税,并由平台申报至印尼财政部下属的税务总局系统。印尼财政部副部长表示,此举旨在解决线上交易信息不透明、卖家自主申报难度大等问题,有助于实现税收征管公平与高效,同时提高印尼的财政收入。
新规同时设置了免税门槛与例外情况:年营业额低于5亿印尼盾的个人卖家、持有免税证明的商户,可以享受免税;为电商平台提供运输服务的物流供应商、话费充值销售商等,需要自行申报缴税。此外,电商平台须收集卖家的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并在交易前确保税务信息准确无误。
据了解,通过电商平台统一代扣税款,既减轻个体卖家的申报负担,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印尼税务总局公共关系部门表示,新规将提升中小电商平台卖家的依法纳税意识,促进线上交易税务合规。同时,印尼财政部还计划建立电商平台税收数据与银行支付系统的实时对接机制,以便动态监控交易和税款流向,进一步减少漏税风险,为政策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中小卖家等面临“三重压力”
虽然税率仅为0.5%,但新规将对中小卖家和跨境卖家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年收入5亿印尼盾的免征额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门槛,稍微成熟的卖家就很容易突破这一金额。分析指出,这场改革通过税负增加、市场生态重构与合规成本攀升形成“三重压力”,直接冲击了依赖低价跑量的中小商户。
以雅加达一位服装卖家为例,售价5万印尼盾的商品扣除成本后,利润约为5000印尼盾。新规实施后,0.5%的所得税和平台新增处理费累计需要1500印尼盾。若要保持原有利润水平,售价需提高约30%,但这又会削弱价格竞争力。
行业观察者指出,印尼新规在提升税收公平的同时,加速了市场结构重组:一些中小卖家将被淘汰,本土化、合规化、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
根据新规,卖家最迟需在收入发生的当月月底前,向电商平台提交申报函。这意味着其需要更及时、准确地跟踪收入情况,履行申报义务。此举不但加大了卖家可能面临的合规风险,也增加了人力操作的成本。
不过,从长期来看,新规有利于完善数字经济的法治环境。所得税代征制度能有效覆盖中小卖家,但政府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和合规培训,帮助商家理解并适应新规,避免因合规成本过高而被迫退出市场。
电商税制或将动态灵活调整
印尼是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在线交易规模巨大。数据显示,2023年印尼电商商品交易总额达620亿美元,较2019年的250亿美元增长逾两倍;用户数量从3872万增长至5863万,预计2029年将达到9910万。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背景下,税收政策调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印尼政府曾表示,印尼电子商务相关税收政策将持续向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本次新规中电子商务平台代扣所得税的机制,为数字经济活动提供了可行的尝试,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展至跨境交易和更多数字服务。印尼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大税基,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印尼学界有观点认为,本次实行的新规不仅是税制调整,更是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升的标志性事件。雅加达大学经济学教授茜蒂说:“新规将线上交易纳入税收体系,有助于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灰色地带,提升财政透明度。同时,税收数据也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市场调控提供依据。”
另有分析认为,对卖家而言,新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合规化、社交化与数字化转型,商家能够在印尼万亿级电商市场中抢占先机,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那些率先完成合规化、数字化升级的商家,将成为印尼电商新周期的主要受益者。
据悉,印尼政府计划在2026年前建立线上税务辅导中心,为电商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操作培训、税务咨询和信息核验服务。这一举措旨在降低新规实施初期的不确定性,确保税收征管顺利落地。部分大型电商平台表示,将推出“合规化服务包”,帮助卖家自动对账、生成报表并提交税务信息。一些电商平台计划联合支付机构、物流企业,建立可追溯的交易链条,进一步优化税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财政部还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行政策评估,根据电商平台中小企业反馈等情况调整所得税起征点及代扣比例,以保证政策更加灵活且具有可操作性。这意味着印尼电商税制或将呈现出动态调整、逐步完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