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乐山市金口河区税务局探索实行“全链管理”,在数据穿透、政策校准、部门协同等多方面发力,提升对砂石开采行业的征管质效。记者近日从金口河区税务局了解到,2025年以来,该局已成功识别辖区基建企业从砂石开采到最终消耗关键申报数据差异点23个,通过持续强化监督和政策引导,推动企业自采砂石资源税申报准确率超85%。
数据穿透:让“隐形资源”流动显形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砂石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当地一些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现场自采砂石用于工程建设的情况。由于无需办理采矿许可证、砂石不进入市场流通,砂石消耗量高度依赖企业自主申报,存在低报或瞒报实际开采量、未足额申报缴纳砂石资源税等风险。
在自采砂石现场,记者了解到,大量砂石资源就地开采后,未经称重便直接用于地基回填或混凝土拌和,消耗量通常以“一车斗”“几方土”等粗略估算,砂石资源的真实流向、消耗节点难以监控,企业账面数据与实际物料消耗存在差异。
“开采多少、实际消耗多少,很大程度上是企业‘自说自话’,缺乏客观、可验证的外部数据支撑。”据金口河区税务局永和税务分局局长王帅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摸清砂石资源的“来龙去脉”,该局从源头追溯、流转追踪和消耗验证三方面入手让数据“显形”。
在源头追溯环节,税务干部前往砂石堆放现场,调取卸料机、破碎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记录,同时核查车辆运输台账,锁定原矿产出的第一手数据。流转追踪环节则紧盯物料动向,通过检查企业的出入库台账、过磅计量单及生产领用单等原始凭证,还原砂石从开采到最终消耗的全流程轨迹,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凭证可查。在消耗验证环节,金口河区税务局联合水务、住建、发改等多部门“会诊”:一方面调阅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提取核定的砂石设计用量、回填方量等关键参数;另一方面依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用专业工程计量方法分阶段测算理论消耗量。
多维数据的交叉比对,让隐形的砂石资源消耗变得清晰可量化。在对某大型水电站项目的专项核查中,税务干部比对测算出的砂石理论消耗量与企业自行申报量,发现申报值偏低达40%,经核实验证,追缴资源税及滞纳金208.12万元。2025年以来,该局通过识别关键数据差异,加强监督和政策引导,推动辖区企业自采砂石资源税申报准确率大幅提升。
政策校准:破解“无价可依”计税困局
在厘清砂石实际用量后,如何科学核定计税价格、破解“无价可依”难题,是提升征管精度的又一关键环节。在实地走访某大型项目过程中,税务干部了解到,企业在申报资源税时仅以砂石加工成本作为计税依据。捕捉到这一风险点,税务干部当即要求企业提供详细的财务与销售资料进行核查,发现企业申报的砂石单价与当地市场销售价格相差近两倍。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税有关问题执行口径的公告》,企业自采自用应税砂石无销售额的,税务部门可按相应的方法和顺序确定其计税销售额:首先参照纳税人近期同类产品平均销售价格,若无,则参照其他纳税人近期同类产品平均销售价格。然而,砂石价格受地域、品质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市场缺乏稳定、统一的参照标准,给税务部门准确核定其计税依据带来较大挑战。
“破解砂石计税价格核定难题,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稳定可比的参照标准。”金口河区税务局税政股股长陈芯说。如果能够建立参照标准,不仅能最大限度堵塞计税依据不明晰导致的税款流失漏洞,防范化解征管风险,还能确保核定过程规范透明、结果有据可依,让征纳双方都心服口服。
围绕这一目标,该局将大渡河流域作为重点监测区域,广泛采集沙湾区、峨边县等地砂石企业的发票数据,联动查询第三方交易平台公开交易价格、成交量等信息,实现对砂石市场价格的动态跟踪。此外,税务干部随机走访本地代表性矿销企业,重点调研砂石开采实际成本构成,摸清行业普遍接受且合理的利润率水平,梳理企业需承担的相关税费,为后续核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在最终核定计税价格环节,税务干部优先选取同流域、同品质砂石的近期销售均价作为直接参照。若缺乏直接可比数据,则依据砂石品质差异、成本构成以及合理利润空间等关键要素,对参照价格进行修正调整,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砂石计税价格。
共治协同:扫清政策理解偏差盲区
“我们都不需要办理采矿许可证,难道还需要缴纳砂石资源税?”在A隧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的疑问显示了当前部分基建工程项目在涉税业务上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
对此,税务干部解释道,根据自然资源部有关规定,经批准设立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线性工程等建设项目,在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不含临时用地)范围内,因工程施工产生的砂石料可直接用于该工程建设,无需办理采矿许可证;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应当缴纳资源税。前者是行政管理便利,后者是法定纳税义务,如果将两者混淆,就会产生“无证即无使用成本”的误区。
为消除这一误解,金口河区税务局联合自然资源、水务、交通等主管部门,针对基建工程项目特点组织召开专题政策解读会,聚焦自产自用应税矿产品核心政策要点,讲解其计税依据、纳税环节及申报流程,并辅以典型案例进行风险警示,消除企业将“许可豁免”等同于“税收豁免”的误解。同时,共同编发砂石行业合规指南,系统梳理砂石料自用量的常见计量方法与折算标准,详细提供资源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及范例,列出高频风险提示清单及规避建议,为纳税人提供明确、可操作的实务指引。
“企业的涉税风险主要集中在委托加工费用扣除标准争议、临时用地开采砂石界定不清、非主体工程砂石销售申报方面。”金口河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凯提到,开展政策宣传辅导的核心是增强企业合规意识,推动企业自我管理。对此,该局推出“一户一策”定制化服务,安排税务管家常态化开展“税企面对面”活动,通过大数据扫描精准定位涉税风险点,帮助企业规范建立管理台账,完善税务合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