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五统一、一破除”调整为“五统一、一开放”,新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落实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署,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制度和管理,优化税收环境。
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明确“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将“五统一、一破除”(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调整为“五统一、一开放”,新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制度和管理,优化税收环境,是适应并助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应有之举。
统一税收行为尺度,助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更要从规范政府行为这个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统一政府在市场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的标准和尺度,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源头上杜绝地方保护主义的滋生。
其中,征税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府行为,从税收角度来看,应进一步理顺税收关系,提升税收治理能力。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大力度推进税收领域立法,加快推进消费税等主体税种立法,尽快完成税收征管法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涉税条款。完善自然人涉税管理制度、明确涉税信息获取渠道、明晰协税护税法律责任等,不断优化税收法治体系,以更好发挥税收法治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增强制度权威性与刚性约束,严格限制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限,除依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应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统筹区域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差异化政策,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培育特色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
统一税收信息报送规则。进一步推动涉税信息共享,统一涉税信息报送的主体、范围、标准、口径、频率等,确保无论企业总部设在哪里,业务覆盖多少省份,都能按照统一规则向税务部门报送信息,以便监管部门及时发现企业虚开发票、虚增销售获取地方奖补和地方违规实施奖补等行为。
强化税务监管、规范执法。通过数据标准化、监管协同化、规则统一化,促进实现全国税务监管执法统一,消除区域间因执行标准不一、监管能力不同造成的执法差异,努力解决平台经济“跨区域经营”与“属地监管”的矛盾,推动税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公正、严格的执行,促进区域间经济要素加速自由流动,营造公平税收环境。
加强区域税收协同征管。强化不同区域间税收合作与协调,以及税收协同征管,优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税费管理体系,打造多元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放融合的协作机制,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形成的税收征管壁垒,避免税收恶性竞争。
深化税收改革,助力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另一重点是“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求不仅要打破国内不同地区间的市场壁垒,还要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合作,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应地,这对深化税收改革,助力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完善税收政策体系。一方面,精准实施税收支持政策,如对外资企业进一步落实境内再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对内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完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制度政策等,进一步激发其市场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适应全球贸易绿色化趋势,加快绿色税制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为对内对外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税收相关内容,积极把握国际税收新规则制定的主动权,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税收治理中的发言权。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加强税收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建立与“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相互包容、相互衔接的税务合规机制。进一步夯实反避税工作基础,紧盯国内外新型避税模式和手段,完善反避税防控体系,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适应新兴业态发展。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使税收制度与软件出口、云服务、数字交易等新业态更相适应。针对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调整和优化税收征管,完善“离境即退税”“无票免税”等管理服务模式,助力中小外贸企业借助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
推进征管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以全面优化纳税申报管理为切入口,积极构建税费征管新模式。有效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推动税务数据与政务、金融、海关等数据跨部门共享,建立统一税务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跨境交易、跨区域经营等的智能监控和风险预警,推动税费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优化税收服务举措。持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领先的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推动“税路通”品牌建设,实现跨境投资“信息通”“政策通”和“服务通”。推出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海外税收案例库等知识产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服务合同备案信息共享,探索服务贸易退税申报便利化举措。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