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洪春霞 郑瑞娟 记者燕烁烁)在安徽省庐江县,当地政府通过工程治理、转型利用等方式,有序核减废弃矿山存量,77个废弃矿山目前已完成生态修复治理74个。昔日废弃的矿区蝶变为旅游景区,生态修复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经济价值。
庐江县拥有丰富的矾矿、硫铁矿等资源,曾经是世界第二大产矾基地。然而,粗放式的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从空中俯瞰,裸露的矿体宛如一道道“工业伤疤”。近年来,庐江县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将工业记忆和生态建设、文旅开发有机融合,推动实现生态保护、矾矿活化、乡村振兴以及文化地标一体化发展。
如今,经过4年多的治理和养护,矿山上一片葱葱郁郁,曾经寸草不生的矿坑也成为多种生物的集聚地。庐江县还进一步打造工业遗址公园、悬崖酒店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
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中,税务部门主动作为,从税收发展视角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国家税务总局庐江县税务局针对当地行业发展特点,梳理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文旅等相关税费政策,制作特色文旅产业税费政策指引,帮助企业合规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今年,该局联合县农商行等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推出“科税易贷”项目,对纳税信用良好、无税务欠税处罚等企业给予“绿色评价”,解决文旅产业“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痛点,搭建“以信换贷”的融资桥梁。
作为“科税易贷”项目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庐江县矾山镇文旅民宿项目经营者张伟说:“这项贷款免去了我们民宿经营无抵押物的困扰,让我一次性获得260万元贷款,改善了民宿住宿条件。”据统计,今年以来“科税易贷”等贷款项目为企业提供贷款6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