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闽侯县南通镇的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天凌晨便人声鼎沸。这里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重要的“菜篮子”,年交易额近150亿元,承担着福州市80%以上的农副产品供应任务。
南通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曾经是税收征管的“老大难”。国家税务总局闽侯县税务局协同多部门,对该市场实施全链条数智化管理,加强基础信息管理、行业数据分析、疑点数据核查。如今,这里的税收秩序日益规范。今年前8个月,该市场个体工商户查账征收率由22%提升至48%,市场财务核算水平和申报质量显著提高,整体开具发票金额大幅增长,未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等涉税争议投诉量同步下降31%。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南通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市场经营主体中有80%是个体工商户,且更迭频繁,‘一址多照’‘混杂经营’及新入驻商户‘在营未开业’‘开业未登记’等问题较为普遍。”闽侯县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负责人林灯飞坦言。更棘手的是,商户之间存在大量现金交易,导致税务部门对未开票收入监管困难。此外,收购发票使用不规范、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利用现金隐匿收入等风险长期累积。
“这不仅造成税款流失,还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最终可能影响供应链的稳定和市民‘菜篮子’的价格安全。”林灯飞说。
面对这些难题,闽侯县税务局从夯实基础、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等方面入手,运用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税收治理效能。
在基础信息管理方面,该局着力打通数据壁垒,主动联合市场管理方、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税务+市监”月度联席会议,关联比对“人、事、物、房、税”等要素;依托信息系统识别“一址多照”等异常信息,联合市场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展初步排查,最终由税务管理分局对疑点信息逐户核实确认,形成排查闭环。
在规范管理方面,闽侯县税务局编制《县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税源管理工作指引》,规范登记备案、申报审核、风险核查等9类操作规范。同时,开展行业管理专项业务培训,建立“月度分析+季度评估”动态跟踪机制,累计优化流程节点12项。1月—8月,该局已引导71户“在营未开业”商户补办了税务登记,补充确认“在营未办税户”235户,规范“一址多照”“混营”户共112户。
在风险防控方面,该局着眼于源头治理,推动市场管理方将税务合规纳入商户信用评级体系,提供优先设立展位等激励措施,引导商户自觉规范交易行为。在此基础上,该局开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链条数据分析,对数据指标异常的商户以及取得大额进项发票,但销售收入未超过核定定额、进销不匹配的个体工商户开展风险核查。同时,严控发票风险关口,开展“票流、物流、资金流”三流比对专项工作,规范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确保业务真实性,堵塞税收漏洞。
前不久,该局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闽侯县某商行近两年取得进项发票超千万元,而申报销售收入均未超定额,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30万元以下免税政策。结合该商行水果、蔬菜等产品流通性强,无法长期存储的特性,通过分析核查其商品库存、收支凭证、进销货登记簿等经营信息,税务干部认定该商行存在销售商品未开票且收入未足额申报等问题。税务干部对该商户进行了合规辅导,引导其自查补缴了税款。根据更正后的申报数据,税务部门依规定对其改为查账征收。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个体工商户财务核算能力,闽侯县税务局还推行分类服务策略。对规模较小的商户,该局开展“建账辅导攻坚行动”,深入解读政策规定,引导196户商户设置账簿、规范核算,征收方式由定期定额转为查账征收;对年销售额超300万元的大型商户,组织专家团队辅导商户规范进销核算,对符合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及主动申请登记的商户,辅导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该局还在批发市场开展电子税务局、数电发票操作教学,邀请市场优秀商户分享合规经验。目前,已有41户原采取查账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及定期定额户转为一般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