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临界值”,规范小微企业纳税行为

2025年09月05日 版次:04        作者:记者 裴石明

本报讯(记者裴石明 通讯员田宇 李瑜)国家税务总局高平市税务局在小微企业临界点风险专项核查中发现,少数企业通过人为安排,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临界点逃避纳税义务。今年2月以来,高平市税务局成立小微企业临界点风险应对团队,创新构建“数据筛查—专业防控—协同治理”机制,规范小微企业纳税行为,引导企业诚信纳税、合规发展。

2024年,高平市一户设备销售企业,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301万元,正常需按照25%税率缴纳75.25万元企业所得税。但是,该企业通过虚增咨询服务费的方式,将所得额压至299万元,以符合“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按照5%优惠税率仅缴纳企业所得税14.95万元,少缴税款60.3万元。

“301万和299万,看似差距微小,实际税负差别不小。”高平市税务局小微企业临界点风险应对团队成员常艺丹介绍,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5%。税务部门在核查违规享受小微企业政策风险中,发现部分企业通过人为调整,将应纳税所得额、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三项数据降至小微企业临界点标准以下,特别是通过扩大成本费用压减利润、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人为调节收入确认周期等行为,实现政策套利。

针对小微企业临界点风险核心特征,高平市税务局设计出“3区间2比例”数据监控指标,对疑点企业开展实时监控。“3区间”聚焦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三大关键指标——年应纳税所得额、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临界点范围,精准识别可能存在的虚报、误报行为。“2比例”则主要指动态监测企业利润变动率和成本变动率,若企业在短期内利润或成本出现大幅变动,系统将自动预警,提示税务干部重点关注。

同时,高平市税务局将小微企业临界点风险应对团队分为数据分析组、实地核查组和政策研判组,协同开展工作。数据分析组依托税务大数据平台,对企业利润、成本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精准锁定利润突变等异常轨迹;实地核查组调阅企业账簿、银行流水等原始凭证,逐笔核验交易真实性;政策研判组则针对复杂涉税情形,提供政策适用指导,确保执法精准度。整个团队协同配合,形成“数据预警—实地验证—政策把关”的工作闭环。

高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永刚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共对56户次指标疑点企业开展单户分析应对,累计辅导不应享而享小微企业30余户次,合计入库税款及滞纳金2000余万元,小微企业临界点疑点数据相较去年同期减少超90%,实现了“规范一户、警示一片”的目标。

“对于政策理解有分歧的企业,我们组建了‘临界点争议政策调解室’,整合税务局‘三师’资源和法院、中小企业局资源,通过说理式普法化解争议。”高平市税务局小微企业临界点风险应对团队成员张亚芳介绍,截至目前,调解室共化解15户企业争议,全部零复议和零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