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兰森:绕过日军碉堡去收税

2025年09月05日 版次:08        作者:口述:巩兰森 整理:邬富强 韩阳

巩兰森,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离休干部。1930年7月出生,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被分配到当时的平西县政府财政科工作,积极为抗战筹备物资,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出生在山西省平定县宋家庄水峪沟村,在家中排行最小,自幼父母双亡。1944年10月,我在家乡参加革命工作,一开始被组织分配到平西县(后与平东县合并为平定县)寨坪村教书。当时我才14岁,已经是学校的负责人,不仅负责日常管理,还承担全校几十名学生的教学工作。

在炮火连天中把税收好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党组织建立了平西等3个县委、县政府。

1945年春节后,组织安排我到当时的山西省平西县抗日高小学习文化知识和政治理论。抗日高小在郭村一带,由于四面都被日寇建的碉堡围住,所以没有固定的教学场地。学校距离最近的一座日寇碉堡只有几十里路,每当收到日军“扫荡”的消息,我们就紧急撤离,但学校师生在转移途中仍坚持学习。

1945年5月,学习结束后,因为我的算盘打得比较好,被分配到当时的平西县政府财政科工作。刚到县财政科时,我负责收军鞋、收地契税等工作,后来当过出纳、会计。那时,我们为了抗战筹备物资,非常忙碌,几乎每天从早干到晚,经常还要工作到深夜。

做会计工作时,我每月要到太行行署第二专署财政科报一两次账,每趟来回需要走3天左右。由于沿途要经过日寇驻军的碉堡,所以我每次都会带一名随行人员。我身上带一支短枪,随行人员扛一支长枪,我们怀里还揣着解放区土制的手榴弹,以备紧急情况使用。不论什么天气,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照常执行任务,在炮火连天中也要把税收好,把账报清。

除了收税,我当时还参加开荒、种粮、担煤等工作,这也是平西县财政科为了解决一部分开支来源、减轻群众负担而采取的行动。那时我身体虚弱,走起路来经常气喘吁吁。每次外出工作或转移,我们都要带上公文包,冬天还要背棉被,我感到很吃力,但从未掉队,一直跟着大家走。我记得,抗日武装部队常到铁路沿线执行任务,破坏日寇的电线、铁轨等设施。我们是地方干部,虽然没有战斗任务,但要负责支援战斗,为部队解决后勤供应问题。我们尽职尽责,与部队的关系特别融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平西,干部群众奔走相告,欢呼胜利的到来。

南下扎根财税战线

1947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解放战争由北向南推进,多地紧急动员,组建南下干部纵队。1948年初,组织上派我南下去河南。当时我们同行的一批有100多人,是从几个专区及太行行署机关调集的,主要是懂财经业务的干部。

1950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命令,要从河南调一部分财政科长以上的干部继续南下,我成为其中的一员。经组织选派,我来到广东省工作,被分配到广东省财政厅税政处,主管农业税征收。

1951年,广东省政府组织土改工作团,我主动报名参加土改,到当时的台山县工作。1959年冬,朱德同志到台山视察,我有幸陪同朱老总到端芬公社了解群众生活。我在台山工作了20年,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奋斗记忆。

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大地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同年10月,我重回财税战线,担任广东省税务局局长。那时候我就意识到,税收工作要服务经济发展,只有企业发展好了,才有源源不断的税收。

后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按照管理局的指示要求,我负责筹备组建了财政部海洋石油税务局广州分局。1983年2月—1988年3月,我担任国家税务总局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广州分局局长,后任调研员,直到1991年初离休。

今年我已经95岁,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亲历了税收事业在一代又一代税务人的努力下蓬勃发展。我希望年轻人能珍惜今天的好时光,把国家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