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凤聚,国家税务总局绥德县税务局离休干部。1927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加入自卫军民兵连,跟随部队抢修防御工事、转运伤员。
每当回想起抗战时期的往事,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依旧让我心潮澎湃。虽然只是些朴素的记忆,却深深烙在心里,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绥德县南区无定河西,这个地处陕北的偏僻山区,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在土地革命初期,这里的劳苦民众在南区中共地下党员崔田夫、崔正冉、崔正岭的带动下,开展农民运动,革命的星星之火不断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占领了山西黄河沿岸的碛口、军渡等渡口并炮击陕北吴堡宋家川、绥德枣林坪、河底等地,河防前线万分吃紧。紧急关头,八路军绥德警备区司令部动员各县区组建自卫军游击大队。
1943年9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6月,我报名参加了南区区委组建的自卫军民兵连。那时,我跟随部队一路急行,赶到河防前线的枣林坪、石岔等地。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抢修防御工事、转运伤员。我和战友们肩扛手抬,在炮火间隙抢修战壕和掩体,手掌磨出了血泡,肩膀压得红肿,但没有人喊累,更没有人后退。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多挖一锹土,前线就多一分安全。
护送河防前线八路军伤员到绥德后方医院救治,也是我们民兵连的重要任务。每当有伤员需要转移,我们就小心地将伤员从前线抬下,在山路与河滩间艰难前行,尽力保持平稳,争取以最快速度将他们送到后方医院。每次交接,看到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我们虽然疲惫,却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炮火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1947年4月,我入伍成为晋绥军区新兵团的一名解放军战士。1955年,我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
1957年7月,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绥德县从事税务工作,并成为崔家湾税务所所长。从税20多年间,我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税收任务。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没有交通工具,我靠着一双脚走遍崔家湾的各个村落,与村里的生产队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按时完成税收任务,多次被评为绥德县税务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
1983年3月,我办理了离休手续。离开工作岗位后,我多次应邀到社区和中小学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给青少年讲述陕北革命历史,讲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故事,积极传承红色革命基因。2018年,我联系绥德县崔家湾镇崔家坪村党支部、村委会,动员多方捐资,为绥德县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崔岗竖立了烈士纪念碑。
我常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经历过数十次战斗的老兵,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我们,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温暖。我经常和儿孙们讲,要不忘历史、铭记先烈,时时刻刻谨记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把优良的革命传统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