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科技型企业的税收“红包”。然而,一些企业因为政策理解偏差,把费用归集做成了“糊涂账”。为此,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邗江区税务局构建“事前培训—事中预警—事后查管”的全流程合规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合规享受政策,在科技创新赛道实现稳健发展。
“设备折旧怎么区分生产和研发用途?委托研发费用比例有哪些限制?”在扬州嘉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企业财务人员、研发人员向邗江区税务局调研团队提问。
从今年4月起,邗江区税务局调研团队连续走访10多家企业研发中心,回答企业涉税问题,并围绕研发项目立项、费用归集、凭证留存等难点展开调研,收集企业需求并形成诉求清单。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研发费用归集口径不一致、涉税风险易发等问题,邗江区税务局联合邗江区科技局,在全区范围内举办研发费用合规培训,共有400余户科技型企业到场参加。税务干部将培训重点放在实操讲解上,结合案例点明风险误区,引导企业对照风险指标开展自查自纠,从被动纠错转为主动防错。
对于地处偏远、不便到场参加培训的财务人员,该局同步开通线上培训渠道,并在基层税务分局搭建的税企沟通微信群里发布政策条文及场景化案例,开展政策解读及答疑。为了巩固培训效果,该局在微信群中发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合规指引》,供纳税人自主查看。
为帮助纳税人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期内及时发现风险,邗江区税务局整合企业研发费用申报数据、财务辅助账信息以及备案资料,开发“研发费用申报异常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分析费用波动幅度、资料完整性、政策适用匹配度等13项核心指标,筛查出风险企业并进行“双色预警”标记。
所谓“双色预警”,就是将研发费用年波动超50%、季度未申报而年度申报等苗头性问题列为“黄色预警”;将研发费用与生产费用混同、加计扣除适用范围误判等较复杂的风险列为“橙色预警”。出现“黄色预警”时,税务干部会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纳税人异常指标内容,推动其尽快复查;出现“橙色预警”时,税务干部会开展一对一辅导,引导纳税人修正数据。“税务部门的风险提醒很及时,帮我们在申报期内发现了生产用水用电费用计入研发费用的错误。”扬州万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曾悦说。
邗江区税务局坚持“查管结合”,将合规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个案查处”过渡到“全域规范”。针对核查发现问题的企业,邗江区税务局成立专项辅导小组,逐笔梳理研发项目工时记录、设备使用日志,帮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辅助账》,调整账务处理并完成更正申报。此外,税务干部召集核查发现问题的企业,举办研发费用合规管理案例分析会,以一家邗江企业经核查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的典型案例进行“错误凭证+正确分录”的对比教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人员人工、折旧费用等条款的实操细节,演示“工时占比法”“设备使用时长法”等共用资源分摊模型,同步提供辅助账标准化模板。
“这回我终于明白了‘直接从事研发人员’的界定,回到公司就重点检查岗位配置的数据。”参加培训后,扬州恒盛机械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秋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