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5分、上映一个月以来累计票房已突破14亿元……今年暑期档,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凭借独具东方意蕴的彩色水墨画风和对打工人“职场困境”的映射成功破圈,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
目前,《浪浪山小妖怪》已登顶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这部电影为何能“火爆出圈”?
《浪浪山小妖怪》的故事,缘起两年多前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
2023年1月1日,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美影)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中式志怪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B站上线。
此后,这部短片集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爆火,仅2023年1月1日—1月14日期间,总播放量就超过7820万,追番人数超369万,B站评分9.9分,豆瓣评分9.4分。其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成为2023年讨论度最高的国产动画之一。该短片讲述了浪浪山的山大王为了吃唐僧肉,要求小妖们完成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底层的小猪妖在受尽欺凌后,终于说出了那句“我想离开浪浪山”,触动无数职场人的心弦。这也为今年暑期档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备受好评埋下了伏笔。
《浪浪山小妖怪》延续了《小妖怪的夏天》的世界观,讲述了在“平行时空”下,小猪妖和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假扮唐僧师徒四人,组成“草根取经团”,跌跌撞撞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表面看这是一个打工人的追梦旅程,实际上也表达了大多数普通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正如电影总制片人李早所说,《浪浪山小妖怪》是一个“非主流”的《西游记》故事,聚焦的是西游路上主角以外小妖怪的生活,是那些从未被详细书写过的小妖怪,而这些小妖怪更像现实中的你我他。
随着影片热度的持续上升,许多人开始探寻其破圈之道。
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笔墨入镜”的美学理念。《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上美影制作的动画片是不少观众的童年回忆。而《浪浪山小妖怪》秉承了上美影的传统,创造性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电影镜头的光影空间感,完成了传统美学的当代演绎。比如采用南宋马远“一角构图”以及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的山水泼墨技法创作的浪浪山云雾,取材苗族蜡染的小猪妖的蓑衣纹样,还有参考山西佛光寺东大殿的小雷音寺建筑群……每一帧都美得令人惊叹。这种美学探索,既是对之前作品的致敬,也凸显出二维动画的艺术性。
此外就是其贴近生活的角色塑造。考编失败的小猪妖、紧攥工牌的蛤蟆精、磨石止话痨的黄鼠狼精、结巴社恐的猩猩怪,4只小妖怪离开浪浪山,踏上未知的取经之路,就像是普通人在现实中寻找出路、确立自我价值的写照。影片精准捕捉了当代青年的集体焦虑:考编困境、社交恐惧、信息茧房、阶层跃迁的无力感……但即便如此,他们仍选择奋力一搏。影片在略带荒诞的喜剧情节中,自然地流露出一种信念: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经”。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就在于它踏着普通人的生活轨迹而来,让银幕前的我们照见了各自人生的浪浪山。
那么,我们要如何当一个勇敢的“取经人”?
先要迈出取经的第一步。4只小妖怪从最初的懵懂无措,到被大家认可获得自信,再到受到重创萌生退意,最后终于合力打败黄眉大王,一路成长、成熟、蜕变,但前提是他们都跨出了取经的第一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浪浪山,可能是毕业后选择考编还是考研,留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也可能是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毫无生气的生活,但无论命运如何变化,最终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双脚,而是内心的左右横跳,想要得到答案,就要先迈出脚步。就像片尾字幕中“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所想表达的那样,向前走吧,无论风风雨雨,我们都是自己剧本里的齐天大圣。
明确取经的过程比结果重要。面对黄眉大王“放着安稳日子不过,你到底想要什么”的质问时,小猪妖回答,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是电影中让我热血沸腾的一个场景。虽然最终4只小妖在追寻内心的路上失去了多年的修行,但他们从“取经只是为了成佛”到“不问结果如何只求无愧于心”的转变中,悟出了生命的真谛——所谓“真经”并不在金碧辉煌的遥远灵山,而是在脚下这条坎坷泥泞的取经途中。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慈溪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