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毛天伟 丁雨 记者燕烁烁)国家税务总局宿州市税务局最近通过“破盲区、堵漏洞、优服务”,开展水资源税专项治理行动。
自2024年12月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进一步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鼓励企业、单位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用水效率。但是在实际征管中,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取水隐蔽难发现、用水量核定缺依据”等问题,导致水资源税漏征漏管、申报不足。为了摸清税源信息,准确核定用水量,宿州市税务局牵头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资源管理局、供水公司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高效推进摸排工作。通过打通多部门信息共享渠道,宿州市税务局调取全市3万余户洗车、洗浴、混凝土加工、加油站等用水场所数据,查看其是否使用城镇公共供水,再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场所进行逐户走访,并记录台账。
同时,宿州市税务局运用“金三”系统,比对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与用水量,将高耗水企业纳入监管;以“数智联查”实现“精准定位”,识破“明用自来水、暗采地下水”的隐蔽手段;对补申报税款实施动态复查,严防“假整改”。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局累计发现水资源税少申报户29户、漏征漏管户54户,漏征率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为引导相关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宿州市税务局联合水利部门对取用水企业推行定制化服务。一方面,该局开展取用水合法合规化帮扶工作,为未覆盖城镇公共供水的园区企业进行取水许可及水权交易办理指导,帮助其实现合法用水;另一方面,该局建立“封井接水”快速响应机制,针对洗车、洗浴、加油站等居民服务行业的“封旧井、通新管”作业,第一时间对接供水部门,确保监管不断档、经营不受影响。
宿州市税务局水资源税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既啃“硬骨头”,又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截至目前,宿州市12家企业在政策引导下主动投身节水改造,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践行绿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