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扫描,“慧眼”识别软件产品退税风险

2025年09月12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张卫海

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是促进软件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但政策执行过程中潜藏着的税收风险不容忽视。

如何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国家税务总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推行“风险扫描、靶向矫治、制度固防、协同共治”的闭环管理,为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安装了一套智能“安全阀”。自今年1月推出这一举措后,该局通过风险排查补征税款超7000万元。

风险扫描:精准锁定疑点数据

找准、找全政策执行中的风险疑点,是有效进行风险防控的前提。青岛开发区税务局派队走访了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重点企业,了解其研发、生产、销售及进项核算、退税管理的真实状况。通过深入调研,该局全面掌握了企业政策享受、税务合规管理等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分析、风险排查奠定了基础。

“光靠企业‘自述’不够,必须让数据说话。”据青岛开发区税务局税政一科副科长孙继跃介绍,该局充分发挥大数据效能,打破信息孤岛,拓宽数据汇总分析范围,提取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开票受票、税款申报、社保缴纳等多维度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重点研判进项税额分摊合理性、软件销售额核算准确性、软件开发行为真实性等关键信息,精准识别疑点数据。通过数据“扫描”,该局识别出8户存在较大涉税风险的企业,为后续靶向施治点亮了“航标”。

靶向矫治:分类施策祛除“病灶”

锁定风险后,精准“治疗”是关键。青岛开发区税务局根据风险等级及问题性质,对存在涉税风险的企业开展分级分类辅导,靶向解决涉税风险问题。

对于即征即退项目进项税额、销售额核算不准确的企业,该局分管领导带队开展点对点的政策辅导。“我们帮助核算有误的企业厘清政策,准确划分项目,纠正申报偏差,预计可引导这些企业补缴增值税逾千万元。”孙继跃说。

对于退税额计算有误的企业,税务干部及时送达风险提示通知书,耐心解释政策要点,督促企业自主纠正。对于违规享受政策的企业,果断暂停其退税资格并追缴已退税款,对涉嫌虚开的依法移交稽查部门查处。在督促提示下,截至目前,退税额计算有误的企业已主动退回税款280余万元。

此外,针对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风险,例如将退税款作为“不征税收入”后未按规定调整扣除项目等,税务干部一对一辅导企业进行相应的风险排查。“我们辅导相关企业准确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亏损1400余万元,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青岛开发区税务局税政一科科长位海英说。

制度固防:扎紧“篱笆”防患未然

解决个案是治标,构建长效机制才能治本。青岛开发区税务局长效化的制度建设对于提升风险防控效能起着重要作用。

青岛开发区税务局对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执行中的易发多发问题,深入剖析风险案例,整合行业研究、税企沟通、风险应对等多渠道信息,精准定位出问题根源——企业会计核算不准确和政策理解不到位。

对此,该局系统梳理总结形成退税审核注意事项清单,对退税审核干部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干部退税审核能力,前移退税风险防范关口。“退税审核注意事项清单让我们在审核时更有抓手,能更加快速、精准地发现疑点问题,风险敏感度大大提高。”该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张芾耀说。

此外,聚焦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享受条件、申报要点以及风险防范等重点问题,该局精心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政策“明白纸”。税务干部主动为企业上门送政策、解疑惑,帮助企业吃透政策、规范核算,切实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发生。

协同共治:内外联动提升效能

结合软件退税管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青岛开发区税务局作为青岛市税务局指定的牵头单位,强化内外协同联动。

青岛开发区税务局对内组织税政、税源管理等科室定期会商,研判企业风险问题,商讨应对方案等。“大家坐在一起研判难点,共享信息、交流成果,确保工作步调一致,形成风险防范的合力。”该局税政一科青年干部姜东说。

对外,该局积极搭建跨部门协作平台,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税务局等单位组织经验交流座谈会,共享风险应对的经验做法,共商风险防控的优化举措,并共同深入重点企业实地调研,对发现的风险问题和应对成果及时交流并运用。

“在调研中发现问题、交流对策,提升了区域协同监管的效能。”青岛开发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戚强说,“这种内外联动、信息共享的方式,放大了风险防控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