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槐荫区税务局了解到,该局建立由公职律师、业务骨干组成的法治专家团队,通过强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税费争议化解等工作,降低税务执法风险、提高了税费争议处置效能。据统计,今年3月至目前,法治团队成功化解税费争议25件;参与重大案件执法决定审核7次,相关案件均未发生行政复议等事项。
据了解,槐荫区税务局选拔5名税务公职律师,以及25名具备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或法律专业背景的业务骨干,组建法治团队,加强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和税费争议化解专业支持等工作。日常工作中,法治团队对重大涉税违法案件执法决定的法律适用是否正确、执法程序是否合规、文书内容是否有误等方面进行把关,以及时发现执法瑕疵,纠正执法偏差。
结合强制执行案件执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规范税务人员执法行为,法治团队编制《税务强制执行法制审核注意事项标准化工作指引》,目前,该指引不仅是开展法制审核的规范,也成为该局税务人员开展相关执法活动时,审视执法流程、防范执法风险的必备查阅资料。
为迅速响应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提高税费争议化解能力,槐荫区税务局设立由法治团队成员担任“调解员”的“税费争议处理中心”。日常征管中出现争议时,法治团队会及时介入,针对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了解争议事项,并通过向当事人解读税收政策法规,开展针对性业务辅导、联络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涉税难题等方式,确保争议快速解决。
不久前,一家建筑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企业跨区域建设项目增值税预缴业务时,企业人员在填报完销售额和扣除额后,发现企业应缴纳的预缴数额与企业估算的数额不一致,于是向槐荫区税务局提出异议。
了解和分析争议事项后,法治团队“调解员”认为,此项争议根源在于该企业对相关政策法规内容理解有误,该企业的工程项目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企业人员错误采用了一般计税方法,导致税额出现差异。
为帮助企业人员充分掌握政策要点,消除因政策理解有误产生的税收风险,“调解员”上门对该企业进行了专项业务辅导,针对企业跨区域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规和类似案例,向企业人员详细讲解了计税方式选择的法规依据与实操方法,随后辅导企业人员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进行了正确申报,及时化解了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