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按照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部署,依托陕西省税务局“大数据云平台”,紧盯医药行业征收薄弱环节与监管短板,探索构建数据风险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实现医药行业风险应对质效大幅度提升。
“销售收入不一致模型”:找出药店行业未开票收入
药店行业消费群体以自然人为主,日常交易中开票需求低、医保统筹支付占比高,部分药店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仅申报开票收入,或未足额申报未开票收入,存在少报收入、少缴税款的问题。
为破解这一监管难点,西安市税务局依托“大数据云平台”搭建“医药行业医保经办中心统筹收入与增值税申报销售收入不一致”模型。“我们从医保经办中心提取药店的医保现金支付、基金支付、个人账户支付等数据,与核心征管系统中的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发票开具记录等进行交叉比对,精准识别出药店行业存在的隐匿收入、资格认定不符、漏征漏管、拆分机构违规享受优惠等风险。”西安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局长马军锋介绍,该模型有效解决了药店无票收入确认难的问题。
以西安某医药连锁公司分店为例,该店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务部门通过模型整合其近两年医保支付数据、互联网销售额及企业开票数据后发现,2024年该店测算销售收入达340余万元,而实际增值税申报收入仅140余万元,差额达190余万元。经核实确认其存在少报漏报行为后,该店最终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88万余元。
截至目前,依托该模型扫描结果,西安市税务局已下发96条风险任务开展验证,推动51户药店完成风险应对,合计入库税款360.29万元。
“打六假”专项行动:提高纳税申报基础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直接决定风险识别精准度。在药店行业风险分析中,西安市税务局发现,以往存在的一些数据质量问题,不仅降低了风险识别精准度,还可能诱发企业故意填报错误数据规避监管。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西安市税务局以落实2025年税务总局、省税务局税费数据质量普查为契机,结合数据风险条线“揭榜挂帅”活动,开展数据治理3年专项行动,明确2025年主要完成基础登记数据的全面治理。其中,针对基础登记信息缺失、纳税申报数据失真、发票虚开虚抵、违规享受优惠、退税资料不实、走逃失联虚假注销6类税费数据质量“顽瘴痼疾”,开展税费数据质量治理“打六假”专项行动,确保纳税人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通过三年的分阶段治理,‘去存量遏增量’,全面提升税费数据质量,夯实税收征管基础,为风险识别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西安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副局长韩臻说。
目前,税费数据质量治理“打六假”专项行动已提炼涵盖“投资方信息不规范”“总分机构登记信息不规范”在内的69类基础数据质量治理指标,建立了37个业务关联规则,形成《西安市税务局基础数据质量治理指标清单》,累计挖掘出数据处理及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13.4万条。
“未办税户漏管漏征报表”:找准税收流失点
税费数据质量治理“打六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西安市税务局通过税费数据质量指标分析发现,医疗机构、医药零售行业纳税人税务登记和缴纳税费存在监管漏洞。例如,某些医疗机构有医保部门登记,却无税务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部分机构虽完成医保与市场监管登记,但税务状态为非正常或注销后仍有医保收入产生。
为了解决基层税源感知能力弱、医药行业税收监管能力弱等问题,西安市税务局依托“大数据云平台”西安创新空间,开发“未办税户漏管漏征报表”,充分利用市场监督管理、医疗保障等部门共享交换数据以及互联网抓取数据,与核心征管系统中税务登记信息开展联动分析,针对性制定7类医药行业风险标签,包括“有医保统筹收入但无市监、税务登记”“税务注销后仍有销售”等。同时,该局编制《医药行业未办税户治理的操作流程》《关于医药行业未办税户治理操作指引》,统筹各区县税务局推进2025年漏管漏征治理工作。
根据“未办税户漏管漏征报表”,西安某口腔医疗公司口腔门诊部2023年—2025年有医保统筹收入,但在税务系统中没有办理税务登记信息。西安市税务局将这一信息推送给主管税务机关,督促该漏管户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信息并补缴税款6000余元。另有一家药店2024年9月注销税务登记后仍有医保统筹收入,存在漏管问题。根据这一信息,主管税务机关督促该药店将税务登记状态恢复为正常并补缴税款1万余元。
西安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健全高质量、标准化数据治理体系,抓实基础数据质量普查与组织收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