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税企链” 支持山区企业闯市场

2025年09月19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徐卫兴 刘晨曦

湖北省保康县地处鄂西北,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磷矿、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等重点发展产业。为提升企业税费诉求分析和解决能力,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保康县税务局深挖税务大数据潜能,探索搭建“税企链”服务机制,推出“政策一册通”“税惠安心享”“产业税向导”“风险税讯达”“税信好帮手”五方面举措,为山区企业的开办、生产、销售、风控等全生命周期提供支持,助力经营主体走出大山闯市场。

全程服务,经营发展少烦恼

“刚办完开业登记,就拿到了税务局的‘政策一册通’。开业要缴哪些税、能享受什么优惠、系统怎么操作,写得明明白白。”前不久,湖北裕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卢先生在保康县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领到了税务部门的定制手册。

保康县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县经营主体90%以上。为帮助新开办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度过“新手焦虑期”,保康县税务局量身定制“政策一册通”手册,内含新办纳税人提醒清单、新版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引、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享受指引等“新手指南”,帮助企业走稳经营发展第一步。

保康县山地气候适宜,林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为发展林下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2023年底,福建客商余养敦在保康县歇马镇开办湖北弘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种植中草药。“税务部门利用税务大数据自动比对帮助企业筛查风险,还辅导我们享受税费优惠政策,让我们能够安心投入研发生产。”余养敦说。

让余养敦感到“安心”的,正是保康县税务局推出的“税惠安心享”服务。该局借助智税云数据平台,整合企业生产经营、销售流水、历史申报数据、发票往来等信息,为企业精准生成档案,并据此定向推送税费政策。

保康县磷矿资源丰富,享有“中部磷都”的美誉。以往,当地磷矿产业以原矿采销为主,而经过选矿工艺,磷矿产业可以产生更高经济收益,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但选矿生产线投入较大,保康县几家大型原矿采销企业,虽有转型升级打算,却担心资金压力过大。为支持产业绿色转型,保康县税务局打造“产业税向导”服务模式,组织该局税政、征管、重点税源管理分局干部等合力成立转型服务团队,针对磷矿等产业升级、工艺改造意向,比对、测算其升级改造前后的税收变化,助力企业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管家相伴,企业轻装前行

为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维护良好的纳税信用,保康县税务局今年还推出了“风险税讯达”“信用步步高”两项服务措施。

“建筑行业项目多,经常涉及跨区域经营,以前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现税务申报错误。”湖北欧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女士说,现在遇到收入进度不匹配、成本异常,税务部门都能提前预警,让企业减少涉税风险。

据了解,保康县税务局推出的“风险税讯达”服务举措,依托“税企链”平台构建了一套智能化税收风险预警、及时纠错机制。该机制结合各行业纳税人在日常申报、发票开具、政策适用等方面的高频涉税风险点,融合税务大数据分析、智能标签画像与精准推送技术,帮助经营主体防范风险。

除通过“风险税迅达”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外,该局还根据企业日常行为信息和失信风险高低,推出“税信好帮手”服务举措,分类设定提醒节点、提醒对象、提醒内容和提醒方式,引导经营主体合规经营,让风险预警后的“纠偏”更加高效。

“公司恢复信用等级后,很快中标了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湖北保康金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先生告诉记者。此前,该公司因大量进项税连续零申报,导致2024年度纳税信用从A级降到B级。保康县税务局工作人员监测到异常情况后,及时联系到企业财务负责人,并提供信用修复指引,在今年6月帮助企业恢复了A级纳税信用等级。

据了解,“税信好帮手”服务聚焦企业开办、开票受票、日常申报、注销等全生命周期,提醒纳税人关注自身纳税信用情况,并根据纳税信用管理相关规定,积极开展纳税信用补评、复(核)评、修复业务,引导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合规经营。

保康县税务局局长王立飞表示,该局将不断完善“税企链”服务机制,为保康企业注入更多发展动能,助其在市场大潮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