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连云港市税务局以《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工作。6月,该局制定下发《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管理与分类服务监管实施方案》,推出4方面23项具体举措,拓展信用联动、正向激励、失信惩戒等场景应用,推动全市367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更合规、税务监管更高效。数据显示,今年8月,该市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积分同比提升30%,TSC5级机构从62户增加到157户。
让“信用红利”看得见用得上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为上百户代理企业完成纳税申报操作,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因“信”而异。
今年,连云港市华夏财税服务有限公司凭借446分的信用积分获评TSC5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可享受在电子税务局批量纳税申报等便利化服务。前不久,该公司的代账会计批量处理了148户纳税申报,让原本需要2小时完成的申报工作仅用几分钟便全部办结。
将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信用信息嵌入税费办理流程,是连云港市税务局推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连云港市税务局推行享受专区服务、容缺受理、申报提速、信用公示、鼓励机构申领信用码“亮码经营”等7类服务举措,让更多守法经营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收获办税便利、赢得市场青睐。
以“亮码经营”为例,客户一扫“信用码”,就可迅速获知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信用等级。对此,连云港思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孙燕说:“税务部门每月都会公示TSC5级机构名单,也要求我们在服务的时候出示‘信用码’。良好的信用等级让企业更容易获得信任、促成交易。”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连云港市税务局在全市推广涉税专业服务“信用码”,鼓励相关机构在日常经营中“亮码经营、诚信服务”。截至8月底,该市已有195户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成功申领信用码,占比近60%。
连云港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王晓刚表示,该局还将信用激励延伸到TSC5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客户,在企业发票赋额审批等方面提供便利,引导更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主动合规,让“信用红利”看得见用得上。
10项约束举措构建监管闭环
信用越好,办事越快;信用不好,处处受限。今年以来,连云港市税务局着力在完善失信约束和惩戒机制上下功夫,在对失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实行办税限制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对信用遵从度较低的TSC2级和TSC1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管理。
据连云港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杨青介绍,《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施行后,该局组织征管、风险等部门共同研究,依托信用积分情况,对TSC2级、TSC1级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出台了10项约束措施,构建动态精准的监管闭环。
比如,对信用遵从度较低但又未到失信程度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连云港市税务局制定了从低信用积分名单公示到风险预警、办税限制以及对其代理的纳税人重点关注等系列措施,让低信用主体受到限制惩戒,激发其主动提升信用积分的内在动力。
与此同时,对TSC2级及以下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代理的企业税务事项,当地税务部门会予以重点关注。连云港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局长万素林介绍,在制定年度风险应对任务时,由纳税服务科提交TSC2级及以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名单,列入当年应对计划,对机构自身的纳税情况以及代理业务的合规性等开展重点监管。
多方数据共享 实现协同治理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监管涉及多领域、多环节,连云港市税务局主动打破部门壁垒,健全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强化与财政、数据、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信息共享、协同监督、联合宣传等方式,持续规范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纳税申报代理、发票开具等涉税行为。
除共享信用信息外,连云港市税务局还与当地网信部门开展协作,监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发布违法违规宣传信息、错误解读税收政策等情况。同时,该局邀请市财政局、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培训辅导,推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管理部门的联动与行业自治。
今年5月,围绕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合规经营相关内容,结合相关平台便捷服务举措,连云港市税务、数据部门联合开展“可视答疑”政策直播互动,在直播间介绍代理涉税风险、信用等级评定、激励惩戒措施等内容,吸引6000余人次在线观看。
“目前,随着协同治理机制的推进,我们还将探索与更多部门的协作共治,推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数据的充分共享与高效联动。”杨青告诉记者。
在各项举措共同作用下,连云港市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管理成效不断提升,为连云港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提供了“信用动能”。目前,连云港市已实现所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一户一档”管理,全市使用代理通道完成纳税申报的企业达3.49万户,占比由今年初的3%提升至目前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