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大数据见证南沙经济“含新量”

2025年09月24日 版次:04        作者:陈妍 本报记者 蒋琳珊

2025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成立十周年。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沙企业累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7.7%,连续6个月同比正增长,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累计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2.5%、46%、22.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软件服务业税收增速领跑,同比分别增长68.7%、55.1%。

近年来,税收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提振经营主体加强科技创新的信心,赋能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影响力。透过行业相关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南沙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在南沙,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日趋成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海洋科技专利授权量不断增加。中科宇航、巨湾技研、中芯种业、芯粤能4家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为更好地塑造南沙高水平开放的核心功能优势,税务部门加力落实出口退税政策,2025年上半年出口退(免)税备案户数同比增长14.26%,申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10.8%,办理出口退税额同比增长6.39%,有效助力稳外贸,擦亮开放门户鲜明底色。2025年上半年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增幅达24.6%,增速领跑全国沿海主要港区。

今年也是南沙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中考之年。

《南沙方案》明确,将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对设在南沙先行启动区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广州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部分予以免征。

《南沙方案》实施至今,鼓励类产业企业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兑现红利超16亿元,带动先行启动区企业户数增长超五成,牵引一批港口物流、金融文旅、芯片制造等示范性、引领性产业企业集聚升级。数据显示,先行启动区内已享受政策优惠的增量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超12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目前,南沙集聚港澳及国际商协会近90家、港澳企业超3500家,15家港澳青创基地在孵企业(项目)1615个。港澳居民所在单位集中在科研技术、高等院校等重点行业企业,持续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南沙方案》实施至今,为港澳居民落实个人所得税优惠减免税额超1亿元,有效助推港澳居民数量增长。

广东杰森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文化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企业,公司旗下集卡社、森罗万象品牌推出了《哪吒》电影官方联名收藏卡及系列周边,春节期间实现全渠道销售额超亿元。“在《南沙方案》等相关税费支持政策的鼓励下,杰森娱乐成功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倍。”杰森娱乐财务负责人刘震东说,“未来我们将通过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各种方式,借助南沙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