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治理视角看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24日 版次:05        作者:周立楠

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通过组织财政收入夯实治理基础,通过引导资源配置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强化社会保障,深度服务国家战略与新疆发展,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与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力量。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回望70年发展历程,税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要求其在提供稳固财力与精准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公平分配、筑牢民生根基等方面持续发力、提质增效。

70载实践证明,税收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通过组织财政收入夯实治理基础,通过引导资源配置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强化社会保障,深度服务国家战略与新疆发展,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与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力量。

筑牢财力根基,服务宏观决策与资源配置

税收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调节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国家治理提供财力保障和决策依据。税收收入的规模、结构、增速变化,可精准反映经济运行态势、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发展差异,为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同时,税收政策本身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通过税种设置、税率调整、优惠导向等,引导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1955年以来,新疆财政与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财政收入从1.7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408.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由12.31亿元跃升至20534.08亿元。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税收收入在1998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11年突破千亿元大关,税收的大幅增长直接体现了经济总量与活跃度的提升,其结构演变也反映出经济转型脉络,印证了新疆产业体系从传统农牧业为主向现代化产业为主的重要跨越。中央转移支付有效弥补地方财力缺口,“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新疆转移支付规模从2021年的3589.2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4227.3亿元,年均增长5.7%,通过财政再分配机制发挥了重要调节职能。

“十四五”期间,预计新疆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收入突破2.4万亿元,地方可用财力大幅扩充。税务大数据精准监测经济运行,通过收入规模、结构变化科学研判经济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升治理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税收调控资源配置更加明晰,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新疆困难企业扶持政策与资源税改革等形成政策合力,有效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向南疆等重点地区,以及民生保障、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流动,有效服务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五大战略定位”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

强化发展动能,赋能产业升级与市场活力

税收为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税收筹集财政资金,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投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资金保障。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工具,有效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既为政府经济调控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更通过引导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955年至2024年,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从1.8亿元跃升至6240.4亿元,这巨大增长的背后,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收收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在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扶持小微企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助力下,截至今年6月,全疆经营主体达268.21万户,第三产业占比达到88.21%,服务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2024年新疆城镇新增就业48.32万人,税收政策在稳增长、促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税收通过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的作用,有力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落实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提供坚实支撑;另一方面,通过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疆由“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型,助力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和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减税降费与优化营商环境协同发力,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与韧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税收在稳增长、促转型中的作用充分显现。

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公平正义与边疆稳固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通过筹集财政收入,有力支撑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提升,并借助税制设计(如累进税率、专项扣除等)精准调节收入分配,有效缩小差距,筑牢民生底线,确保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公平可及,特别是为维护边疆地区繁荣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且可持续的物质基础与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始终超七成并稳步提升。在稳定税源支撑下,公共服务得到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县乡村医疗机构100%标准化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63.96万人。财税资金持续投入生态治理,重点支持“三北”防护林、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等工程,带动新疆沙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有效治理沙化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税收在支撑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调节收入分配职能:1978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元,到2024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增加到42820元和19427元。46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3倍,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不断缩小。

新疆70载发展历程证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税收制度,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通过精准税收调控,有效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有力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稳定增长的税收收入托底民生保障,为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差距持续缩小提供坚实支撑。依托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与税收调节机制,新疆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弥合区域、城乡和群体间发展差距,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全疆各族人民。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