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新疆好地方”

2025年09月26日 版次:01        作者:本报记者 杨志聪 罗涛

岁月峥嵘,边疆壮美。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日月新天,新疆实现从贫穷到繁荣、落后到进步、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多次深入新疆考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近日,记者走进新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聆听天山南北万象更新的时代交响。

这里是产业富民的新疆

“十四五”期间,全区组织税费收入将突破2.4万亿元

9月的吐鲁番,葡萄已经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在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葡萄园区,串串葡萄挂满枝头,晶莹剔透。位于村南的吐鲁番丝路明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琳琅满目的葡萄制品香甜诱人;车间里,洁净的流水线繁忙运转。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先后考察党群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

丝路明珠董事长王永旭至今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形。“总书记来到园区内的生产厂房,考察了葡萄干的加工工艺,详细询问了销售和市场行情、公司经营和员工就业情况。”王永旭说,“总书记嘱托我们要将‘甜蜜产业’做大、做强,这是对我们发展葡萄产业的巨大鼓舞。”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王永旭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和新城西门村果农引进优良品种,扩大精深加工生产线,把“甜蜜产业”越做越大。“目前公司年加工葡萄6000吨,年营业额超6000万元。”王永旭说,深加工不仅让葡萄干附加值提高,还让80多名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

为了扶持新城西门村和丝路明珠做强“甜蜜产业”,高昌区税务部门加强税费政策辅导,派出税务干部上门宣传涉及乡村振兴的税费支持政策,提示村专业合作社和丝路明珠注意防范涉税风险。“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不仅及时享受了税费支持政策,公司的税务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一直保持良好的纳税信用。”王永旭说。

“葡萄一串比一串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新城西门村党总支书记塔巴热克·艾克拜尔说,2021年到2024年,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跃升至128万元,2024年全村经济总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

不仅是新城西门村,一组数字,照见新疆人民的“幸福账本”:2024年,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3万元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万余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万余元,分别比2012年增加2.38万余元和1.25万余元。

税收数据显示,1998年,新疆税收收入突破百亿元;2011年,税收收入突破千亿元;“十四五”期间,预计组织税费收入将突破2.4万亿元。

这里是向西开放的新疆

“十四五”以来,新疆税务部门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超900份,帮助“走出去”企业在境外享受减免税优惠预计超7.5亿元

新疆素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新疆考察,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半年之后。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

时隔8年,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新疆考察。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他强调,新疆要“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

“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集团乘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春风’,不断成长。”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部长李坚介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目前已开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21条,通达中亚及中东、东欧等19个国家、26个城市。

如今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作业场内,机车穿梭。沿丝路古道一路向西,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2天可抵达哈萨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

“畅行欧亚,少不了国家各部门的支持。去年通过税务部门的辅导,我们顺利办理了增值税留抵退税超千万元。”李坚说。

“霍尔果斯”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咽喉。如今,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满载货物的出入境车辆源源不断,把中国的工业品运出去,把国外的农产品运进来。

据统计,从2018年至今,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从6000多辆跃升至42万辆,增长近70倍;进出口货运量由3673.1万吨增至4556.6万吨,连续7年位居新疆首位。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霍尔果斯安拓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谢飞介绍,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赠送国别税收指南、“走出去”税收指引,讲解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开具、预约定价安排、对外支付等涉税事项办理,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增强竞争力。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新疆税务部门共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超900份,帮助“走出去”企业在境外享受减免税优惠预计超7.5亿元。

中哈、中塔、中吉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从原来的5天缩短到现在的1天;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开放多边国际道路货运线路10条;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

一座座口岸,一条条“经济动脉”,千年丝路古道,见证新疆与世界紧密相连。2022年—2024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3年跨越3个千亿元台阶。

这里是活力澎湃的新疆

税收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41.41%,年均增长率为50.57%

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汇报,对新疆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们集团依托煤、盐、石灰石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构建起国内氯碱化工领域产业化配套完整、产品型号齐全的聚氯乙烯生产体系。”新疆天业集团财务总监黎春柳说。

近年来,天业集团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数据显示,天业集团资产总额从2021年的447.67亿元稳步增至2024年的650.0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0.5%。

“合规经营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更是我们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支撑。”黎春柳表示,集团将坚守合规经营底线,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把戈壁“风光”转化为绿色动能。

放眼新疆,昔日的戈壁荒漠正孕育出无限“风光”。税收数据显示,2012年—2024年,新疆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6.4%,占全部电力行业销售收入比重由原来的7.3%上升到34.7%。

只需7毫秒,新疆的电就能“闪送”到重庆。今年6月,“疆电外送”第三通道投入运行,每年可将360亿千瓦时以上的电量从新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重庆负荷中心,显著增强重庆能源电力保障能力。截至目前,新疆相继建成三条“疆电外送”直流通道,新疆电能点亮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灯火。其中,2019年投产运行的准皖直流工程创造了4个世界之最——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

税收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41.41%,年均增长率为50.57%。企业营业收入增幅为159.8%,年均增长率为37.47%。

2024年全区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2.83亿元,享受户数2510户,较2021年分别增长47.26%、85.1%。

科技新,产业新。如今的新疆立足资源禀赋,正加快向“新”转型,日益成为生机勃勃的创新热土。

这里是团结奋进的新疆

全疆1.4万名税务干部职工扎根200余个乡村,开展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走在新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正待出售的红彤彤的石榴果,剥开一颗,粒粒籽儿紧紧相拥。

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当地人常以“石榴籽”象征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分。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借用这一比喻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时说。

这些年来,新疆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全疆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干部职工与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倾听心声、解决困难,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心田、开花结果。

“你看这满树的西梅,都是团结与信任结出的硕果。”在伽师县铁日木乡托哈艾热克村西梅园里,国家税务总局伽师县税务局干部、驻托哈艾热克村第一书记崔瀚文指着满园硕果向记者介绍。

崔瀚文说,初到托哈艾热克村,面对急切期盼致富的各族群众,他深感责任重大。经过调研,在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下,崔瀚文带动村民种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的西梅。“今年村里西梅种植面积达1980亩,产量预计超1680吨,人均收入有望达到2.3万元。”他说。

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镇甫甫克村村民努尔麦麦提·麦麦提敏说:“税务干部和我们结为‘亲戚’后,刚到村里就了解我们的困难,主动帮孩子申请助学金,教我们搞庭院经济,为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

2014年至今,新疆税务系统累计选派1.4万名干部职工,前往200多个偏远乡村开展驻村工作,与各族人民像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

新疆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生表示,新疆税务系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疆工作的殷殷嘱托和深切期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紧抓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以改革增效、以开放强能,与全疆各族人民群众一同行创新发展之道、践对外开放之举、育民族团结之花,在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奋力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