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和福建两地税务部门联合主办的“西安·泉州陆海携手共服‘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活动,在西安浐灞国际港主会场与泉州分会场同步启动。
这场跨越山海的税务联动,汇聚多方力量。西安海关、西安市投资合作局、陕西省侨商联合会等单位积极参与,埃及、巴林、贝宁等1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1名税务官员现场观摩。活动以“税联陆海 共助发展”为主题,通过政策对话、经验共享、机制共建,为跨境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税务支持。
解读政策,为跨境企业提供经营全周期税收指南
活动现场,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聚焦企业需求,从投资前、运营中、投资后三个阶段,系统解读跨境经营相关税收政策。会上,主办方正式发布了《企业跨境经营全生命周期税收指南》。
“这份《指南》就像一本‘跨境税收字典’。”西安市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它将分散在各领域的政策要点进行整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指引,能有效解决“走出去”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遇到的税收困惑,帮助企业降低跨境经营的税收风险,让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少走弯路。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泉州市外向型经济活跃,在服务跨境企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泉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分享了税务部门发挥“海丝”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在创新税收集成服务机制、提升国际税收管理质效、培育国际税收人才梯队等方面形成的特色举措。
西安海关发言人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最新应用、海关便利化服务及企业行动建议展开讲解,为企业用好政策红利提供清晰路径。中欧班列(西安)和丝路海运运营方代表则通过实际案例,分享了如何借助政策优势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赋能带来的实惠。
国际对话,共寻“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新机遇
活动搭建起高水平国际税收对话平台,巴林工商部前助理次大臣哈米德·优素福·拉赫玛解析了巴林的区域优势、投资环境及潜在合作项目,诚挚欢迎中国企业前往投资兴业,共享“一带一路”发展红利。
埃及税务局内部审计局局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贝希里,分享了埃及税收体系、现行税收法规及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税制改革举措。“我们正着力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提升税收透明度与公平性,简化合规程序,推动数字税务转型。”他表示,埃及将为中国企业营造更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助力中埃企业深化合作。
这些国际嘉宾的分享,为陕闽两地企业提供了实操参考,也为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及非洲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机制创新,构建跨区域税收协作新格局
活动现场,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西安市税务局与泉州市税务局签署《西安·泉州跨区域国际税收协作机制》,明确在跨境涉税争议解决、数据信息共享、服务标准互认互通等领域深化合作。
“这是推动‘中欧班列’与‘丝路海运’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西安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化两地税收协作,将开展多区域、多层级、多领域的跨境税收服务合作,助力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与此同时,西安国际港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整合“陆港+海港”资源优势,打造贯穿陆海的跨境贸易。
陕西省税务局、福建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均表示,此次合作是两地税务部门打造“税路通”服务品牌的务实举措,未来将实现政策研究解读协同、涉税服务互联互通、交流合作持续拓展,进一步提升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水平和效能。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西安与泉州的陆海携手,是税务部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之举。全国税务部门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秉持丝路精神,深化“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建设,把“税路通”品牌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先进性的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