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经营主体登记便利度显著提升。但部分纳税人因疏忽或主观故意逃避税收义务,因“未办税”游离在管理体系之外,逐渐转化为非正常户,已成为税收征管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今年以来,为加强对非正常户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五莲县税务局构建“全链条预警、全环节管控、全维度协同”非正常户精准监管机制,集中开展非正常户专项治理行动。截至8月底,五莲县非正常户比2024年末净减少433户,降幅达29.14%,非正常户治理成效初显。
源头治理,加强事前预防
非正常户源头防控是关键一环。为此,五莲县税务局依托税务大数据平台,构建多维度、智能化的非正常户预警指标体系,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牢牢把握非正常户治理主动权。
该局采取定制化标签管理,在经营主体完成工商登记后24小时内,通过电子税务局、税企交流群等渠道为其精准推送《新办纳税人合规经营指南》,清晰告知申报时限、发票使用规范、信用评价等12项核心事项。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培训新办纳税人402户,新办纳税人转为非正常户比例同比下降26%,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非正常户的产生。
同时,该局对系统中两期未申报、存在“开票未申报”等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动态监测,按月生成临近认定非正常户清册并推送至基层分局,通过“人工外呼+实地核查”进行双线干预。
今年1月—8月,该局预警“准非正常户”831户次,成功拦截443户,拦截率达53.31%。
精准施策,强化存量清理
五莲县税务局在有效控制增量的同时,将治理重点聚焦存量非正常户清理,分类施策、精准清退。
用好数才能管好户。该局通过按月比对发票流向、社保缴纳、法定代表人代开等数据信息,自动生成《活跃非正常户清单》,精准标注有经营行为但未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方便税源管理单位开展针对性巡查。同时,基层分局通过实地走访、核查银行流水、调查上下游企业等方式核实其经营状态。对确实在经营的,现场辅导办理转正常手续;对已停业未注销的,引导依法注销。今年以来,该局注销非正常状态纳税人152户。
加强联动管理是清理非正常户的重要一环。五莲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冰介绍,对于“正常+非正常”的情形双户头企业(其法定代表人既担任非正常户法定代表人,又担任正常户法定代表人),该局首先在3日内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法定代表人履行纳税义务;对10日内未整改的,依法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予以公示;对拒不配合的,直接将其纳税信用等级降为D级,并采取限制发票领用、降低数电发票额度、出口退税严审等联合惩戒措施。
今年1月—8月,该局共对51户双户头企业实施信用管理,推动43户转为正常户。
同时,对于跨区域双户头企业,五莲县税务局构建“发起地—经营地”双确认机制,通过税务大数据平台筛选疑点数据,协同平台发起跨区域核查任务,经营地税务局5日内完成实地核查并反馈,双方共同辅导纳税人办理状态转换。
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发起跨区域任务27起,督促19户纳税人转为正常户。
协同共治,聚力提升效能
为形成综合治税工作合力,五莲县税务局拓展“税务+”协同监管网络,与住建、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涉税数据的实时交互,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五莲县税务局通过协同机制,定期获取土地、房产变更登记数据,与税务系统内非正常户信息进行比对,重点筛选法定代表人、股东名下有不动产转让行为的纳税人,由主管税务分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地核实。
今年1月—8月,该局通过比对不动产数据1.4万条,发现疑点信息422条,据此推动198户非正常户转为正常户。
该局通过按月获取企业年报数据,对正常报送年报的非正常户实施重点核实,查验其经营场所、人员雇佣、会计核算等情况,区分仍在经营和已停业不同状态实施分类管理。
今年以来,该局通过年报数据规范管理非正常户288户。
同时,五莲县税务局动员社会化力量,加强基层征管。前不久,该局与农商行签订《涉税信息共享协议》,依托其453名乡镇农村金融管理工作人员,建立覆盖全县12个乡镇、378个行政村的服务体系,对疑似在营非正常户开展“地毯式”信息采集,重点收集经营地址、联系方式、银行账户变动等关键信息。
今年1月—8月,该局累计收集有效信息1023条,据此成功恢复251户非正常户为正常状态。
“我们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精准监管为主线、以协同共治为支撑,持续加强非正常户治理,引导经营主体主动提高税法遵从度,做到守法合规经营。”五莲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高仁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