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盛满猕猴桃鲜果的果筐垒成一座座小山,果农们穿梭于猕猴桃藤架间,开着三轮车在田埂间往返,将刚刚采摘的果实运往收购点。
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43万亩,种植面积约占全球1/7,全县有32万人深度参与猕猴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猕猴桃之乡”。国家税务总局周至县税务局聚焦易产生涉税风险的农产品收购环节,通过构建全链条数据库、设立风险监测指标、规范农户身份归类等举措,帮助猕猴桃链上企业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据了解,周至县税务局利用内外数据协同,搭建符合县域农产品“生产—销售—申报”全链条的数据库,通过内外部数据交叉对比,实现对农产品产能、产量、产值的精准“画像”。对外,周至县税务局与统计局、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内部系统“县域农产品产值外部数据采集”模块,全面采集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销数据,并获取冷库储量、品种价格、电商物流等关键信息。对内,该局不断强化发票开具、申报以及大数据云平台数据的分析应用,依据收购发票数据,设计“反季节性收购农产品”“单户自然人产量超出生产能力”等多类风险指标模型,定期通过模型扫描,结合数据库进行“模型初筛+人工复筛”,再按风险等级分类应对。
同时,周至县税务局加强对违规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监管。他们深入开展“自产农产品者”身份归类摸底工作,创新制定《自产农产品身份归类核查指引》,明确核查要点与方法,重点对风险疑点高、开票数额大的纳税人逐户核实土地权属、种植情况、经营实质等资料,发现不符合条件或长期未经营的则暂停其身份归类。对保留身份归类的纳税人,建立电子台账和数据标签,制作《“自产农产品者”信息登记台账》,将其土地面积、种植种类、平均产量等纳入监控管理。
周至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史亚峰表示,该局将聚焦风险监测与精准防范,不断深化数据应用,构建行业风险“画像”,主动甄别并预警生产销售、发票使用等环节的风险,助力周至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