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微短剧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4年,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5亿元,用户规模达5.76亿,首次超过传统电影票房。作为三大短剧制作基地之一,河南省郑州市目前已制作超过5000部微短剧。
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税收监管带来新课题。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税务局从个案入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掌握产业特点,通过汇总多方数据,形成微短剧行业指标模型和工作指引,构建新业态税收监管体系。
多方汇总信息,交叉比对“目标”纳税人
微短剧行业具有业态新、变化快、企业经营模式复杂、线上交易为主等特点,属地管理模式下的基层税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难以实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和全面摸清行业链条。
为此,郑州市税务部门决定通过汇总互联网数据、税务系统内部数据、第三方政务共享数据,对数据进行多方交叉比对,锁定实际开展微短剧经营业务的纳税人。
郑州市税务部门根据网络自媒体发布的榜单,找到“热力值”排名前5的企业,作为典型分析对象。通过对这5家企业的发票数据进行上下游经营链条关联分析,税务干部梳理出上游剧本创作平台花笙书城、下游剧集投放平台抖音以及人力成本结算机构“云账户”等与微短剧行业相关联的多家平台企业,并结合发票数据、广电部门共享的注册经营数据,开展多方数据交叉比对,初步框定350户纳税人可能从事微短剧制作等相关业务。
为进一步摸清微短剧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税务干部又借助企查查等网络企业信息汇总工具,抓取企业图谱、股权结构及运营信息,对350户纳税人开展深入分析,最终精准锁定147户微短剧企业,其业务内容涉及承制、发行与推广等行业经营全链条。
建立“数据仓库”,摸清企业动态经营数据
与传统影视行业单一的业务模式相比,微短剧行业呈现出“投放流量占大头、灵活用工次之、版权成本视IP而定”的独特成本结构,收入覆盖IP授权、制作分成、广告与用户付费等多个环节,经营模式呈现为“内容+流量+变现”的闭环商业模式。这种收入来源复杂、关联交易隐蔽性强、“投流”与用工成本“两头在外”的特点,导致属地税务机关在实际征管中面临着收入性质难以界定、动态经营数据难以跟踪、监管“无从下手”的难题。
郑州市税务局想到的做法是提级管理。该局明确“重点突破、由点及面”的工作思路,在全局组建由青年才俊、智税英才、省局数据应用风险分析实操“强基”培训人员为主的骨干团队,对微短剧行业监管开展集中攻坚。
郑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制作短剧1274部、申报收入1.02亿元。该公司业务涵盖承制、发行和推广全产业链,是一家较为典型的微短剧制作企业。郑州市税务局聚焦企业涉税数据,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该局为企业构建了一个“数据仓库”,其中聚合了企业股权信息、银行流水以及相关税费申报数据等数据。通过各方数据比对,税务干部精准摸清企业收入成本实底。从该公司2024年财务核算情况看,其用户充值收入和广告收入约占总收入的98%,“投流”费用和人工支出费用约占总成本的90%。在这一基础之上,税务干部开展“三项分析”,即发票流分析、税负率分析和关联分析。税务干部发现,该公司大量收入未开票,成本发票多集中在外省,22家关联企业及其个人股东都有多次低价转让股权的行为。据此该局认为,该公司可能存在少计收入、虚列成本的风险。
为了准确作出判断,税务干部进行申报数据、ITS系统数据、银行流水“三项比对”,确认企业存在增值税、文化事业建设费、股东个人所得税漏报的风险,以及借关联企业间无偿拆借资金进而少计收入等问题。
建立工作指引,全面推广“个案”管理经验
从一家网络公司“单点”突破之后,郑州市税务部门总结经验,构建起涵盖11个指标、12个风险点的指标模型,推出《微短剧行业税收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形成微短剧行业监管的“133”数据工作法,并在全系统推广。
“133”数据工作法即构建“一个数据仓库”、开展“三项分析”和“三大比对”,为基层做好微短剧行业监管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目前,郑州市税务部门借助微短剧行业监管模型,筛选出22户风险企业、26条疑点数据,推动行业监管从“个案攻坚”迈向“类案普管”,实现“治理一个、规范一片”。
此外,税务部门对微短剧行业实施精准化辅导与监管。一方面,针对其业务模式新、从业人员杂、现金交易多等特点,提供个性化税收政策辅导,详细解读适用税种、税率及申报流程。另一方面,推出“指引+承诺”模式,通过制定《依法纳税承诺书》等标准化指引,明确“税后片酬”等常见业务的合规红线,引导制作方、播出平台及从业人员从源头防范风险。同时,依托税务大数据,对业务流、资金流进行动态监测,精准识别涉税风险,推动行业从粗放发展转向规范经营。
郑州市税务部门还积极推动跨部门协同共治,加强与广电、网信、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合作,积极融入郑州市加快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推动将税收管理嵌入行业准入、内容审核与市场监管环节。通过税法宣传和合规辅导,该局持续引导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