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资源税因税源隐蔽零散、涉税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基层税收征管的难点之一。国家税务总局宁德市税务局依托税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以下称“税即视”),创建砂石资源税可视化管理场景,让税源分布、应税行为、风险隐患“一图可见”,并推行“多源图景融合、多维数据比对、多税联动协作”的税源监管机制。
该场景在福建省福鼎市试点成功后,现已在宁德市11个县(市、区)推广。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砂石资源税同比增长19.2%。
图景融合:税源分布清晰可查
“过去矿山砂石开采信息全靠人工采集,相关管控滞后,存在税款流失或未能足额入库的风险。”福鼎市税务局税政三股股长介绍。
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德市税务局与自然资源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获取砂石开采卫星遥感影像,并通过地图制作软件批量整理归类生成矢量地图图层,接入“税即视”系统。税务部门将砂石开采影像图层与合同地理坐标精准匹配,结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取的砂石拍卖中标信息,逐户确认涉税管理基础数据,摸清砂石资源税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系统同步关联资源税申报周期与应纳税额,实现应税行为与应征税款的动态匹配。
在地图上,不同色块显示着在采与停产矿山,点击地块即可查看企业名称、项目位置、开采许可、合同期限、合同金额和剩余砂石资源量等要素。基层税务干部通过该图掌握税源分布情况,实现精准管理。福鼎市税务局利用这一功能,排查出两处砂石开采项目未缴砂石资源税疑点,经过比对企业申报产量、财务报表、发票开具等数据,成功追缴砂石资源税及滞纳金462.59万元。
链条监管:一税撬动税费联动
“尊敬的纳税人,你单位发生剩余土石方处置交易应税行为,请及时履行相关税费申报缴纳义务。”今年7月,福鼎市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收到税务部门推送的提醒通知。
“税务部门推送提醒事项很及时,帮我们规范了涉税业务。”该公司财务人员说,企业在被提醒后主动补缴了砂石资源税194.43万元,同步联动大税种,补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1038.46万元。
宁德市税务局立足“小税种撬动大税种”,编制《砂石资源税联动管控指引》,在“税即视”系统中设置税费联动模块,实现一键查看砂石开采项目所有税费申报情况。同时,将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数据联动,构建“资源税+销售链”监管模型,设定多维风险指标,通过对开票数据、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等对同一期间的申报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精准识别虚开发票、隐匿收入等涉税异常。
在此基础上,宁德市税务局完善砂石资源税管理“全链条闭环”,覆盖开采许可准入(合同录入)、动态挖采监测(影像跟踪)、申报核验(数据比对)到停产清算(剩余资源量核算)全过程。例如在矿山停产前,系统可比对剩余合同量与累计申报量,提前预警逃税风险,确保税款应收尽收,实现砂石资源税征管由“点状核查”向“链条监管”的升级。
闭环管理:服务机制持续创新
“我们在交易中心竞拍取得剩余砂石处置权,但还没开工,需要缴纳资源税吗?”在福鼎市某项目施工现场,砂石处置权中标人向上门辅导的税务干部提出疑问。
对此,税务干部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日。
宁德市税务局在“税即视”地图中设置红、橙、黄、蓝四色预警机制,对砂石开采项目按已足额申报、未足额申报、逾期未申报等类别,分别标注风险等级,相应推送应对任务:对中高风险限期核查整改,对低风险适时提醒提示,实现精准施策。基层税务干部则结合预警风险点,逐一上门走访辖区内砂石企业,讲解政策要点、计税依据和申报流程,帮助企业增强合规意识,降低涉税风险。
宁德市税务局还创新推出“线上咨询+上门辅导+适时回访”的链条式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持续性的税务支持。在风险处理完成后,相关反馈信息会定期更新至“税即视”对应图斑的关联信息中,形成可追溯的风险档案,实现动态闭环管理。
“我们聚焦风险管理,构建‘地图识别—预警推送—任务下发—结果回流—动态更新’的闭环监管风险防控体系,推动砂石资源税‘走’向智能化、精细化监管。”宁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