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集中征缴顺利结束。在宁波市鄞州区,税务部门通过深化税费融合征管,申报缴费完成率达96.8%,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这一亮眼的数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坚持税费协同管理的成果。今年以来,该局通过对税费基础数据的深度整合和联动分析,加强了对税费征管“结合部”的管理,缴费人更方便了,税费征管也更加精准。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社保非税业务办理时长压缩90%、风险疑点同比下降90%、问题响应提速90%。
审批和收费“合二为一”
今年以来,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以浙江省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为载体,积极寻求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配合,成功构建了一套集审批预填、时限提醒、流程跟踪等功能于一体的非税收入“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机制。经宁波市鄞州区测试核验通过后,于2025年在全市推广上线,实现主管部门审批和税务部门收费“合二为一”。
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保证金抵缴办理为例,缴费人只需通过“浙里办”平台提交一次材料,后续可一体实现权责部门联合审批、税务部门缴费开票等环节自动流转,实现“一次不用跑”。“过去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保证金抵缴要在自然资源、税务、银行等部门来回跑,现在手机上就能搞定,很方便!”华润置地(宁波)实业有限公司会计龚女士说。
自非税收入“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上线以来,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已累计办理水土保持补偿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保证金抵缴等非税事项624件,涉及金额205.79亿元,单项业务办理时间最快20分钟即可完成,办理时长压缩90%。
税费数据关联分析
畅通税费间信息共享与征管衔接,加强税费征管“结合部”管理,是税务部门夯实税费征管基础的重要路径。今年以来,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打造了一套税费数据联动分析机制,梳理先费后税、先费即税项目4个,逐一进行税费关联指标比对分析和数据逻辑校对验证,做优税费征收质量分析,有效提升“贯通协同抓征管”的综合治理效能。
通过定期核对校验全量费源信息和征缴信息,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税费征管效率显著提升。比如,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数据和社会保险费参保缴费数据关联分析,将土地出让金费源信息与财产行为税税源信息关联匹配,将排污权出让收入征收过程中获取的排污企业信息应用至环境保护税税源管理,一些潜藏的问题很快“浮出水面”。
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收入核算科科长杨树春介绍,在残保金优惠政策落实上,该局通过比对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数据和社会保险费参保缴费数据,累计增收残保金1200余万元;利用广告业、娱乐业增值税发票数据,开展文化事业建设费费种疑点数据分析和核实,累计辅导企业补缴文化事业建设费24.63万元。
统筹安排人力资源
在加强流程优化、税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抓手,落实“税务所受理审核、科室重点把关”的联动机制,贯通聚合税费征管资源,夯实“上报、核实、反馈、归档”责任闭环,大幅度提升疑难问题响应速度。
其中,在岗责设置方面,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将社保投诉争议、非税费源核验等工作融入税务所“管户+管事”征管服务体系,推动业务与基层管理场景深度融合,结合业务量波动灵活调配征管力量,确保工作“零缺位”。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以科室8名专职干部为核心,统筹整合20名兼职干部为主力,并联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培育一支懂政策、通业务、态度佳的税费“帮代办”队伍,构建起“专职主导、兼职协同、社会延伸”的人力资源配置格局。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某民办非企业单位无力支付职工社保费,希望尽快注销。为保障职工权益,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立足实际,在与人社、医保等部门商议后,制定了分期缴款计划。在这个过程中,税源管理所指派专管员持续跟踪,及时做好催报催缴提醒;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按照分期金额拆分申报,悉心辅导业务操作。在税务部门的引导下,企业积极筹措资金,最终提前30天完成了所有前置流程,顺利完成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