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比作生物有机体,认为企业从创立到消亡会经历一系列具有可预测共性特征的、顺序发展的离散阶段。通常,企业生命周期被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复兴期。每个阶段企业的特征都存在较大差别,其对应的企业税务内控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
大企业集团税务内控,是指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制度设计、流程规范和技术应用,对集团整体涉税活动实施的系统化、动态化管控机制。大企业集团税务内控评价,侧重对大企业集团税务内控机制开展有效性评估。从实践看,对大企业集团税务内控进行科学评价,需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大企业集团所处的发展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比作生物有机体,认为企业从创立到消亡会经历一系列具有可预测共性特征的、顺序发展的离散阶段。通常,企业生命周期被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复兴期。每个阶段企业的特征都存在较大差别,其对应的企业税务内控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大企业自我评价,还是税务部门或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都应该根据大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确定评价重点。
初创期:一般不做专门税务内控评价
初创期是企业从创立到正式运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在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并建立起有效的商业模式,从而获得足够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来维系业务开展与公司成长。初创期企业主要有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匮乏,企业组织不完善,正式化程度较低,更多依赖创始人的意愿而非管理体系等特征。在这一时期,企业内控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专注于财务内控和业务运营控制,一般不会进行专门的税务内控评价。
成长期:是否建立完备税务内控体系
企业在成长期活力更强,核心业务得到市场验证,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可能面临业务转型等挑战。成长期企业的业务特征,决定了其税务管理从“简单应对”向“系统化防控与价值创造”转型。
随着业务规模快速扩大,营业收入激增,涉税问题逐渐增多。企业组织结构逐渐复杂,部门分化、关联交易、架构重组等问题可能导致内部管理难度加大。融资活动频繁,涉及资本交易税务处理等特殊税务处理事项也相应增加。新产品线和新业务模式拓展,对企业的税务合规提出了更多要求,有可能涉及公司从未处理过的税种与涉税事项。
综上所述,成长期大企业,应当在满足合规要求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税务内控体系,将税务内控体系建设作为支撑其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基础。因此,在对这一阶段的企业进行税务内控评价时,应当关注其是否建立起了完备的税务内控体系,以及内控体系是否分工明晰、架构合理、流程科学。企业可以通过税务内控评价,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打好基础,并为未来走向成熟期做好准备。
成熟期:税务内控是否支持战略实施
成熟期企业规模稳定,市场定位得到巩固,但也面临发展瓶颈与创新压力等问题,其税务管理要求从“系统化防控与价值创造”转变为“精细化治理与风险防控”。
成熟期企业业务规模大且增长缓慢,业务规模大会导致核算难度大等问题,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来有效应对。相较于成长期,成熟期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更加复杂,可能呈现出内部层级多、部门多、跨区域经营多等情况,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复杂,跨境业务涉税问题突出。加之财务数据分散到各个部门,难以统一管理,“业务—财务—税务”协同难度大。成熟期企业存量资产更多,资产出售与并购重组过程中,特殊税务处理情况频繁,有可能增加涉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成熟期公司可能因创新压力,开启数字化转型,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升级来寻找新的增长点,由此可能产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涉税风险问题。如果是行业头部企业或上市公司,企业可能获得来自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的更多关注,其内部控制要求更高,更可能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内控能力。
成熟期企业不能仅满足于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而是要通过机制创新和流程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内控质量与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全流程监督。基于这样的目标,企业税务管理团队不仅应有效地管理各种合规风险,而且应支持企业的战略实施和业务运营。因此,成熟期企业在开展税务内控评价时,应当关注是否集中建立起税务内控管理中心,实现从分散到集中的整合;是否建立起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内控平台,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是否建立起深度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税务内控机制,实现从后台支撑到战略发展的提升。
在这个阶段,大企业应通过税务内控评价,找准税务合规管理的短板,逐步将税务内控嵌入企业价值链核心环节,在巩固存量优势的同时,为突破增长瓶颈提供韧性支持,延缓生命周期衰退曲线的到来。
衰退期:哪种税务策略更有助于止损
企业生命周期中,衰退期与复兴期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阶段,税务内控需根据企业战略方向(收缩止损或转型重生)动态调整。衰退期的企业往往面临业务萎缩与现金流危机,其收入利润持续下滑,市场份额流失,应收账款周转率恶化,存货积压。此时企业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收缩性策略,即通过非核心资产剥离等手段,减少企业亏损,对应的税务内控评价重点,是企业的资产处置是否充分考虑税务成本,亏损结转的税务处理是否合规等。另一类是风险清算策略,即对企业过往风险点进行排查,对应的税务内控评价重点,是所有的涉税风险点是否梳理清楚,并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方式。
复兴期:对已有内控制度“破坏性重组”
复兴期企业在经历衰退期后,重新发掘发展机遇与增长动力,步入业务复苏与增长的新阶段。此阶段的显著特征在于,企业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并调整其组织架构以满足新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协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新产生的合规风险,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并支撑企业业务的持续运营。此阶段的税务内控体系建设,是对已有内控制度进行“破坏性重组”,既要对衰退期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处理与反思,也要利用新技术形成新的税务内控体系。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雄安新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