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大会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共有97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旅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8个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国内外嘉宾出席活动,是历届敦煌文博会参会国家、国际组织数量最多的一次。
多品类文化展览荟萃丝路艺术精品
土耳其的手绘陶瓷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手工毛毯隔台相望,临夏的砖雕与庆阳剪纸引来不少外国嘉宾围观驻足……万余件国内外展品绘出一幅“不出国门看世界”的文化盛景。
在文化展览方面,本届敦煌文博会精心策划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果、“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非遗文创、“一带一路”国际书画精品4大类展览,展出甘肃14个市州100家企业的1200多个品类1万余件文创精品和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加纳等13个国家的2000余件传统器物、文创精品、旅游商品、手工艺品等。与往届相比,本届敦煌文博会更加突出了敦煌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展示。
来自波兰的嘉宾艾灵手捧白色牦牛玩偶兴奋地说:“在波兰见不到这样的手工艺品,这绝对是非常特别的来自中国甘肃的礼物。”
据了解,因文博会声名远播,敦煌每年吸引超2000万名游客,今年接待境外游客7.3万人次,同比增长60.8%。为保障此次文博会顺利开展,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发布《关于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通告》,文件包含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主要内容、适用情形、办理流程、退税币种、其他事项等相关规定,进一步提升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便利水平,优化境外旅客消费体验。
多场次文艺汇演谱写互学互鉴华章
在本届敦煌文博会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异彩纷呈。来自中国、美国、泰国、匈牙利、韩国5个国家的13个文艺团体上演《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音乐会》、《敦煌丝绸之路音乐会》、“相约敦煌”国际文化交流演出等3场大型文艺演出和2场文艺快闪活动,再现了多元文化在敦煌交流交汇交融的盛况,奏响了弘扬丝路精神、增进民心相通的和美乐章。
有着46年艺术积淀的中国舞剧经典——《丝路花雨》,以“守敦煌舞韵之根,创时代表达之新”的艺术实践,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艺术盛宴。“自1979年首演以来,我们已经累计演出4066场,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中国国家大剧院、肯尼迪艺术中心、林肯艺术中心等顶尖艺术殿堂,成为中国舞台艺术‘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成功范例。”甘肃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黑彬彬介绍。
为促进文艺演出企业国际交流,甘肃省税务部门推出系列支持举措:对企业在境外举办文化演出,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的,按规定办理免税备案手续;对符合免税条件的外国或中国港澳台演员、运动员,符合我国对外签署的税收协定免税条件的主办单位,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文艺演出企业减按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助推本土文艺团体“走出去”。
多领域推介展示释放文博经济效益
本届敦煌文博会上,甘肃省还专门召开文旅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吸引26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参会,签约及授信项目74个、金额达162.69亿元,涵盖文旅基础设施、文化创意产业、酒店民宿等多个领域。
签约仪式上,张掖马踏飞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大型实景剧剧场建设项目,签约额达2亿元。公司负责人喻莉蓉表示:“我们是今年9月刚成立的新公司,合规经营是企业从0到1的发展关键。”她介绍,在公司成立前后这段时间,税务部门多次派出税务干部提供开业辅导,帮助财务人员做好税种认定和发票领用工作,提醒防范相关税务风险,为确保项目稳健落地给予有力支持。
据了解,针对新办企业面临的“新手期”挑战,甘肃省税务部门依托税务大数据平台,精准筛选新注册企业名单,并通过“开业第一课”等宣辅产品,为纳税人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指引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税务干部开展常态化风险扫描,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修正,帮助企业建立内控机制,将过去的“事后处罚”转变为“事前预防”。“税务部门的辅导让我们少走弯路,能更专注业务拓展。”喻莉蓉说。
“敦煌文博会不仅是文化交流的盛宴,更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增进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我们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出积极贡献。”甘肃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