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匠心相结合

2025年10月13日 版次:08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修复领域持续创新,通过科技融合传统技艺实现多项突破,使千年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6年,故宫文保科技部搬到新址。“古艺”和“今术”的结合,以及100多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入,使得故宫文保科技部成为一所拥有现代科学理念和架构的文物保护修复机构,能修复涵盖书画、钟表、金石、陶瓷、织绣、木器等在内的多门类文物。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指导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秉承这一方针,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受损文物的原貌,彰显其文物价值与艺术神韵。

在长期的修复实践中,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还淬炼出精湛的文物修复技艺。目前,故宫博物院已拥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古钟表修复技艺和宫廷传统囊匣制作技艺。

这些技艺源远流长,其中古钟表修复技艺从清宫流传至今,且从未间断。这项技艺源于清宫造办处做钟处,清末民初,做钟处这一机构消失后,仍有少数维修人员在宫中供职,其中就有故宫钟表修复技艺第一代传人徐文磷。故宫钟表修复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师徒制,至今已有第五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