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税务:“无感”监测推动“有感”服务

2025年10月14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罗舜爱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意见提出,要集成推出系列利企便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税费服务效能,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引导和促进税法遵从,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在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过程中,大力推进“无感监测,有感服务”智慧税务建设,创新搭建税收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平台,归集与纳税人缴费人业务办理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采取省市县三级实时监测的方式,在优化事前提醒、提速事中办理、完善事后服务等方面集成推出系列税费服务举措。截至目前,全省96%的税费事项实现“云上”办结,今年以来纳税人进厅办理业务数量和户数同比下降35%、平均办税缴费时长缩短20%。

优化事前提醒,化解“申报迷茫”

“前两天刚完成电子税务登记,却不懂怎么纳税申报,生怕出错。”衡南县新办个体工商户刘先生的“申报迷茫”,是不少新办纳税人面临的共性难题。

针对这一共性难题,湖南省税务局运用税务大数据对未申报的新办纳税人进行归类分析,查找共性原因,推出解决方案。该局一方面依托办税服务厅后台数据“查漏补缺”,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向筛选出的未申报新办纳税人“点对点”推送操作指引,并主动提供“屏对屏”远程辅导;另一方面,向税务分局(所)推送未申报名单,组织税务干部开展上门辅导、预约服务,保障新办纳税人“首次申报”顺畅无忧。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全省新办纳税人增值税申报准确率提升至99.97%,同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优化纳税申报事前提醒,湖南税务部门加大“开业第一课”课程推送力度,实现应送尽送;畅通公开电话服务,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实现咨询类事项接通即答、投诉举报类事项接件即转、复杂类事项集中回复。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湖南省税务部门今年已累计向新办纳税人推送“开业第一课”课程72批次,覆盖纳税人缴费人62.06万户次;全省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接通率达98.89%,较年初提升1.77个百分点;人工服务平均等候时长6.82秒,环比提速5.57%;妥善处置纳税人领票难、不动产“办证难”、社保运维难等共性诉求935个、明确口径92条。

提速事中办理,业务流程“瘦身”

近日,常德市某生物科技公司因业务合并需要注销企业,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常德市税务局西洞庭西湖管理区税务分局干部的辅导下,体验了一把“注销加速度”——线上提交申请,部门高效协同,原本需要10个工作日的业务,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办结。

在实施“无感监测”过程中,湖南省税务部门注重监测事中办理情况,对全程网上审核办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长、数电票赋额调整时长、一般注销流程准期率等11个指标,开展常态化实时监测,及时解决“梗阻”,提高办事效率。

宁远县税务局通过监测发现,辖区内“数电发票赋额调整办理平均次数”的“跑动次数”偏高,通过分析发现原因在于纳税人提交资料不完整,导致反复提交。该局及时推出“预审+专窗”服务,即纳税人线上预审资料,税务干部一次性告知补缺内容;线下专窗一对一辅导受理。服务推出后,纳税人办理数电发票额度调整业务基本上实现一次跑、一次办。

据统计,今年8月,湖南省全程网上审核办理业务平均时长压缩至1.42小时,环比提速1.19%;数电发票赋额调整平均时长为1.75个工作日,环比提速26.61%;赋额调整成功率99.94%,纳税人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即可一次性办结发票提额事项,无需重复提交申请。

完善事后服务,消除纳税缴费“误差”

湖南省税务部门注重加强对业务办理的事后反馈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改进和补救,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满意度。该局通过监测纳税服务投诉准期办结率、异议申诉处理率和纳税信用补评、复评、修复任务准期处理率等指标,有效消除纳税缴费“误差”。

今年5月,邵阳市北塔区税务局状元洲税务分局干部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湖南北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个税汇算清缴网办率异常,部分员工符合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条件,却未提交资料。税务干部核实后得知,该公司部分员工因不熟悉操作,导致个税优惠一直“躺在账上”。该局立即组织税务干部开展上门辅导,手把手教工人操作办理。最终,12份“沉睡”的退税红包被“唤醒”,累计7100多元的“个税红利”被顺利退到职工账户。

在纳税缴费信用修复中,湖南省税务部门推出“无感动态修复”服务,即结合监测体系中信用修复申请任务准期完成数与申请任务数、未到期任务数之间的比对情况,设置“免申即享”“自动调整”等参数,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纳税信用红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纳税信用“无感动态修复”服务,湖南省已有6万余户A级纳税人提升信用评分,1.1万户纳税人实现“免申即享”信用修复,1140户新办纳税人通过复评实现信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