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神仙居的秀峰,洒向浙江省仙居县上叶村一片片白墙黛瓦的浙派民居。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漫步,两旁花圃生机盎然,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为这个渐渐苏醒的村庄注入了鲜活气息。记者行走其间,只见众多挂着民宿招牌的小楼中,“碎银几两”四个字显得格外醒目。它的主人,90后返乡创业者吴佳涛,正一边接听预订电话,一边熟练地为早起的客人们手冲咖啡。
“回村开民宿,当初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忙里偷闲,吴佳涛邀请记者落座,聊起往事。2022年,怀揣着乡愁和梦想,他毅然返乡创业,将自家新房打造成了充满年轻元素的民宿。然而,创业之初的兴奋很快被现实冲淡。
“那时候,客人晚上想找个喝杯酒、听音乐的地方都没有。”吴佳涛回忆,“尽管民宿自身硬件不错,但当时村里整体配套没跟上。路是修了,可周边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客人来了除了在房间里待着,就没别处可去。”他坦言,因为缺乏娱乐活动和消费业态,民宿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生意一度不温不火,这让他和许多早期返乡的创业者感到迷茫。
就在吴佳涛彷徨困惑时,一个被乡亲们称为“老钱”的人,带着一份全新的乡村发展规划出现了。“老钱”是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派驻上叶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钱云潘。
“咱们上叶村缺的不是漂亮房子,而是能让游客留下来的‘内容’和‘体验’。”钱云潘一针见血指出症结。他还列了张清单,包含村里产业融合不足、娱乐活动空白、土地利用率低、夜经济为零等问题。
“老钱”和村“两委”班子一道,推动了一场“乡村微改造、精提升”的工程。针对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晚上没处去”的问题,村里引入了“乡村运营合伙人”机制,用乡村资源招揽专业团队,以空间换创意,合伙做生意、搞运营。
“村里利用闲置土地,建起了仙居岩画艺术中心,一下子就聚起了人气。我也尝试着运营‘民宿+夜经济’模式,增设了清吧、KTV和台球桌。”吴佳涛指着店内设施说,“现在客人晚上有空间放松了,民宿不只是‘一张床’,更是乡村风情的体验地。”
在钱云潘的推动下,上叶村从环境到管理都大变样。撂荒地建起了新项目,还统一了运营。这些努力,很快转化成各家民宿“真金白银”的收入。全村民宿从2023年的60家增至85家,民宿业务年收入达1200万元,带动2024年全村旅游总营收突破2000万元。
全村的整体蝶变,让越来越多民宿经营者尝到甜头。“碎银几两”不远处的“涵霞夕舍”里,主理人陈贵芬正忙着接待上海来的亲子团。在她的民宿里,KTV影院、电竞房、烧烤区一应俱全。“以前我们也是‘低配版农家乐’,看到别人搞多元化成功了,我也跟着改造。”陈贵芬笑着说,“现在孩子们在这里能踢球、玩游戏,大人能唱歌、烧烤,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意嘛,自然跟着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