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前不久,2025全球总部经济大会暨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发布了2025中国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指数等多项成果。太原市小店区入选“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这是小店区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四年获得此项荣誉,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西省近年来发展楼宇经济的成果。
初秋清晨8点,在位于太原市南部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以下简称山西综改区)唐槐园区的山西智创城NO.1前,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迎着朝阳驶入。电梯间里,抗癌新药研究员、数据标注师、煤层气装备设计师按下不同楼层按钮,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与此同时,区域内楼宇经济税收数据,也在山西综改区税务部门的大屏幕上动态更新着,税务干部正准备就如何更好地加强楼宇经济税收管理展开讨论……
作为城市中的“空中聚宝盆”“立起来的开发区”,“楼宇经济”近年来日渐成为山西省城市规划中的高频词。尤其是在太原市,楼宇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特色。数据显示:在太原市小店区,超140栋商务楼宇,经营主体达23万户,实址办公企业3600余家,总纳税超过50亿元,提供了接近10万个工作岗位;在万柏林区,全区有重点商业楼宇71栋,楼宇入驻企业已超1.23万家、入驻率逾80%,梯度培育出“亿元楼宇”“千万楼宇”累计超过20家。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楼宇经济的参与主体众多,包括政府部门、建设方、运营方、生态构建方、服务方和使用方等。从整体看,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成绩突出,但是问题也客观存在。相关主体功能缺位或错位,是目前楼宇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包括投资决策过于随意、综合运营能力有短板、运营的总控机制缺位,以及生态构建机制的缺失等。
从税务角度看,部分楼宇存在“重引轻育”现象:有的楼宇为完成招商指标,引入空壳公司“刷数据”,导致注册地址与经营地址不一致;有的中小科技企业因财务不规范,研发费用归集不完整,错失政策优惠;还有的楼宇将部分楼层违规改造为公寓出租,引发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争议。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曾有一家新能源企业,因将研发设备放在楼宇共享实验室,未单独核算折旧,导致130万元研发费用无法享受加计扣除。
楼宇经济是现代社会高度集约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城市经济的运行体系中,与楼宇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既要各司其职,也要协同配合,才能实现楼宇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税务部门角度看,税收管理和服务应与楼宇经济发展转型需求实现更加精准的“咬合”。在这方面,山西综改区税务部门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
在强化税收监管方面,山西综改区税务部门依托其自设的税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部门“白泽实验室”,对区域内楼宇经济开展可视化大数据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寻找异常税费信息,分类分级进行应对处置。同时,专门成立了楼宇经济工作小组,对区域内商业综合体开展实地走访,掌握企业总量、行业特点、重点税源等情况,对经营主体可能遇到的风险点进行经常性提示。
在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山西综改区税务部门围绕楼宇企业的行业特点、业务模式及时向纳税人推送相关政策,针对特殊业务进行点对点辅导,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费优惠。红星美凯龙太原国金商场是一家集建材、家具、休闲、娱乐、艺术博览为一体的家居主题购物中心,作为太原市名列前茅的业态全、档次高、服务精的家居购物商业综合体,深受当地市民喜爱,“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情景在这里逐渐呈现出来。红星美凯龙太原国金商场财务经理龚龙表示,现在大楼里的商家遇到涉税问题,都主动和税务干部沟通解决。“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做到税务合规;另一方面,也要给有入驻意愿的友商传递税务合规的理念。”龚龙说。
楼宇经济蕴含着“用空间换产业”的转型逻辑,在楼宇经济从规模扩大转向提质增效的进程中,一定要避免无序竞争,防范同质化“内卷”。建议相关建设方和运营方跳出拼楼宇数量、刷注册数据的误区,以产业协同为核心重塑招商体系,聚焦与区域产业适配的优质企业,切实提升招商质量。税务部门则可以进一步规范后续管理,依托税务大数据,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做好服务与监管,将重大涉税风险及时向当地政府反馈,更好推动楼宇经济成为城市经济提质增效的“空中引擎”。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