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

规范工业园区“厂中厂”税收征管

2025年10月21日 版次:03        作者:蔡华芬 王诗妮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柯桥区税务局针对辖区内工业园区聚集且多为“业主+入驻户”的“厂中厂”租赁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有效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方法,通过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发票管理等方式,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合规经营,支持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联动协作,夯实征收数据管理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是有名的“国际纺都”,区内现有575个工业园区,全区近1/3的企业聚集在工业园区内,但仅有3.2%的企业拥有自有经营场地,绝大多数企业是在工业园区租赁场地经营,“厂中厂”现象较为普遍。目前,柯桥工业园区在册租户已超过1.3万户。

因为入驻工业园区的经营主体多、经营业务复杂,而且大部分租户是小微企业,换租率高,可能导致园区业主(出租方)申报的租金低于实际收取的租金,出现与租金相关的增值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涉税风险。

要有效应对这一情况、加强对园区企业的管理,首先要摸清园区企业的真实数据信息。从2023年起,柯桥区税务局推出“税易联”网格服务机制,下沉130余名税务干部定期巡园,采集并核对工业园区内企业业主、租户基本信息以及租赁、用电等情况。截至目前,已累计采集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信息1.2万余条。

柯桥区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负责人冯波表示,一些工业园区里的企业换租率较高,给税务部门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比如辖区一家工业园区,年租户变动率达到70%以上,所以需要动态掌握基础税源信息。

今年以来,柯桥区税务局与区政府其他部门建立了定期交互数据的机制,并通过基层分局(所)与属地镇街的合作,建立了“‘政府主导、镇街主责、部门合力’+业主申报”的涉税信息联动修正机制。比如,通过应急管理部门提供的少数园区业主私自扩大厂区面积等数据,税务局及时修正园区实际出租面积,比对企业申报数据,辅导企业据实进行税务申报。机制建立以来,该局已累计修正33个园区的出租面积,相关企业补缴税款587万元。

柯桥区柯岩街道经发办主任孙潇筠说,部门协同不仅夯实了税收征管基础,也使得园区自身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目前,一些传统工业园区正逐步转型为数字经济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以“票”为钥,守牢合规申报“基准线”

增值税、房产税(从租)、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种的应纳税额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房租发票的开票金额、开具时间密切相关,辅导企业规范、足额开具发票,能提升园区业主纳税申报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你开具租金发票的时候,要参照税务部门提供的这份指引。”前不久,绍兴昉正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莫勇飞指导会计人员为租户企业准确开具了租金发票。据了解,该公司把自有的老厂房拆分出租给了36家企业,需要给这些企业开具房屋租金、电费(分割)等项目的发票,但之前经常容易出现开具发票不规范的情况。

在柯桥,类似昉正贸易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租赁经济活跃的背景下,工业园区曾存在无票出租、用电混乱等情况,部分园区业主对租金收入的纳税申报时限存在认知偏差,在厂房实际已出租或已收到租金收入的情况下,未及时开具发票并申报纳税,个别园区甚至少报、瞒报租金收入和承租户数量,导致税务部门对园区租金水平、出租率等情况的了解相对滞后,影响了日常的税收征管。

面对这些难点堵点,柯桥区税务局从发票管理入手,自去年以来推出房屋租金、电费(分割)发票开具指引,引导园区业主严格遵守开票时限、备注栏填写所属时间段与面积数等开票规范,规避房租发票迟开、漏开情况,并通过增值税、房产税(从租)等申报表与发票数据的自动关联及智能比对,确保房租发票对应的税费及时足额申报。此外,结合电费(分割)发票与能耗产出率了解承租方当期生产的情况,提升税源管理精细化水平和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在加强发票管理的同时,该局还不断强化申报风险的事中监管。税务干部通过比对园区业主企业提供的出租价格等数据、同区域同类园区的出租价格等信息,设置区域租金预警参考值,动态识别物业及水电等费用发票与房租发票受票方不匹配、租金偏离市场水平等风险,辅导园区业主规范申报租金收入。

据柯桥区税务局福全税务所所长胡国祥介绍,园区内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长,经营涉及的行业也比较多,这对税务部门做好涉税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这些特点,柯桥区税务局组织干部调研摸排小微企业区域分布、行业类别,穿透分析上下游企业经营情况,把脉问诊、因“企”施策,按行业分类推送涉税风险防范手册,重点监测“短期开票金额激增”“连续多月纳税零申报”等风险点,发挥风险“吹哨”作用。

柯桥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勇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持续通过数据赋能、机制创新、服务升级等方式,用税务合规管理进一步激活工业园区的发展动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