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医美企业隐匿业务收入逃避缴纳税款案件。涉案企业利用多名员工个人银行账户收取营业收入,采取部分收入不入账、虚假申报方式逃避纳税,其违法手段具有一定代表性。
本案的核查过程并不顺利,在企业销售明细数据“遗失”、现场收入核查收获寥寥,以及涉案企业和相关负责人银行账户核查未果的情况下,检查人员结合涉案企业运营特点,抓住企业进项中有大量网络广告宣传支出这一线索,对企业网上销售情况实施调查,由此顺藤摸瓜,找到了涉案企业收取、隐匿账外销售收入的多个个人银行账户,最终通过获取企业收入翔实证据,确认了涉案企业隐匿营业收入、虚假申报逃避纳税的违法事实。
本案的成功查处,除检查人员调查严谨、细致,善于挖掘线索外,也与最初案源选取阶段,企业涉税疑点的准确识别紧密相关。回顾案件的整个查处过程,正是由于疑点信息的准确“导航”,尽管查办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核查始终未偏离“航向”。
笔者认为,在提高行业税收监管和违法行为查处精准度方面,税务机关可持续增强涉税疑点的识别预警能力,在采集市场监督、质检、医疗卫生等相关管理部门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基础上,注重综合本地区医美行业经营指标数据和经营特点,建立完善行业税收预警模型,并设立由行业收入增长率、成本利润率、行业平均税负率等预警指标组成的指标信息库。
在日常监管中,税务人员可以预警模型为抓手,对企业申报信息和经营数据实施税收风险综合分析,如发现企业收入、成本列支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相关的指标出现异常,迅速采取约谈、评估和税收核查等征管措施,以及时查处隐匿收入等违法行为,防止税款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