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江苏省泰州市多家金店人头攒动,生意兴隆。税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泰州市金银首饰零售行业纳税人申报销售额超3亿元,同比增幅较大,直观印证了市场活力。
行业向好发展的同时,泰州市金银首饰零售行业也存在经营主体变更频繁、购销环节开票比例较低等情况,对税收征管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4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泰州市税务局加强金银首饰零售行业税费管理,按照“人机结合、精准预警、长效监管”的路径,推动行业税费管理上台阶、风险防控见实效。
“数据筛查+实地扫街”,建立电子地图
在泰州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刘爱国看来,想要强化税务监管,首先要把行业整体情况摸透。辖区内金银首饰零售商虽集中在各大商圈,但经营变动频繁,新开、注销商户数量较多,导致税务部门难以全面掌握商户经营动态。
今年4月,该局依托税务大数据,通过“数据筛查+实地扫街”人机结合的方式,整合分析辖区内共30个商圈300多户金银首饰零售商的信息,形成涵盖纳税人登记经营范围、注册经营地址、纳税申报数据等信息的电子地图,并根据纳税人申报情况动态更新数据,为推动行业涉税信息准确可视提供支撑。
为进一步细化电子地图中的商户信息,泰州市税务局又组建专项小组“实地扫街”,通过实地走访,利用规范化的信息采集模板,对300多户门店完成建档,明确其经营面积、品牌授权、加工设备等信息录入口径,全面夯实数据基础。
在“数据筛查+实地扫街”的基础上,截至今年9月,泰州市税务局已为40多户金银首饰零售商补办税务登记,实现对全市所有金银首饰零售商常态化监管。
“风险筛查+账户报备”,强化全链监管
泰州市税务局干部在“实地扫街”过程中了解到,当地金银首饰交易存在“两端开票意愿弱”的问题:一方面,消费者购买时主动索要发票的比例较低;另一方面,商户购进金银饰品、金条等商品时,向供货商索取发票的意愿也不强。这一现象导致购销两环节易形成无票记账的经营模式,一些商户可能会通过公私账户混用收款来隐匿收入,使税务部门难以精准掌握其真实交易流水。
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8月,泰州市税务局设置“资金+发票”风险比对指标,通过比对商户收款金额与开票金额,将数据偏差较大的情况确定为风险疑点,及时推送到属地税务部门核实、整改。同时,对风险疑点扫描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纳税人,泰州市税务局从交易资金流入手,推出“账户报备”举措,引导商户定期报备收款账户及第三方支付渠道信息,并和金融部门加强协作,按季度获取商户资金流水,严防公私账户混用收款的行为。
泰州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干部张蔚表示,风险筛查工作和“账户报备”举措推行以来,该局强化了对“一户多账”的全链监控。截至目前,“资金+发票”风险指标筛查已触发预警25次,所有预警经核实后均已督促商户完成整改,提升了商户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宣传辅导+网格共治”,促进长效遵从
提升金银首饰零售行业税务合规水平,不仅要推动问题整改,更要引导纳税人主动增强合规意识,实现风险管理从事后整改向主动遵从的转变。为此,泰州市税务局采取“宣传辅导+网格共治”的方式,推动宣传辅导与“网格化”治理联动贯通。
该局聚焦金银首饰零售商纳税申报、会计处理等关键环节,定向开展“滴灌式”政策辅导,围绕零售环节消费税计税征缴、混合销售行为增值税计税缴纳等政策开展讲解,引导商户合规经营。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4次,商户申报合规性明显提高。
在精准辅导的同时,该局推动“网格化”长效监管,以商圈为单元,推行“税源网格员+商管联络员”月度会商举措。由主管税务机关从事税源管理的干部担任“税源网格员”,商圈管理单位负责商铺管理的工作人员担任“商管联络员”。双方每月对接,精准掌握辖区内商户变动信息,将商户开业登记、闭店注销等经营变更信息同步更新至电子地图,并对变动商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税务辅导。
泰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莉表示,该局以金银首饰零售行业管理为实践样本,下一步将聚焦医疗美容、食品零售等行业,强化数据赋能与协同共治,推动税源监管从“全面覆盖”向“精准穿透”转变,不断夯实特定行业税费治理基础、提升征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