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税务局组建专项风险应对团队

引导合规经营 防范液化石油气行业税收风险

2025年10月22日 版次:04        作者:罗桂森 苏婷 本报记者 蒋琳珊

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生基础能源,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然而液化石油气行业存在经营主体规模较小且分散、交易链条复杂等特点,给税收监管带来一定挑战。

国家税务总局陆河县税务局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为契机,组建了专项风险应对团队。该团队创新运用多方数据,构建液化石油气行业“数据识别—证据固化—核查处置—规范管理”的全流程风险管理闭环体系,实现精准监管与行业治理双提升,有效堵塞征管漏洞。

陆河县税务局干部罗桂森表示,破解液化石油气行业监管困局的关键在于打破数据孤岛。液化石油气属于危险化学品,其运输全程纳入国家电子运单系统监管,电子运单全面记录了货物属性、运输路线、责任主体等重要信息,全程可溯,是重要的数据载体。陆河县税务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通数据壁垒,开发“运单—申报”智能分析模型,为靶向监管提供精准导航。

“电子运单数据是风险识别的关键切口,但是电子运单数据由运输方单方面录入,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录入数据失真的情况。”罗桂森说。为健全证据链条,税务部门进一步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享液化气钢瓶充装管理平台数据,通过获取每只气瓶的充装时间、重量及流向信息,构建起生产、运输、存储的全链条监管网。

“充装频次和总量直接反映企业真实产能,这种物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为风险应对提供了有力证据。”风险应对团队负责人林灯标分享了一个案例:在近期核查中,他们发现一家企业运单轨迹与充装记录存在较大偏差——其实际销售量超出申报量2倍多,隐匿收入的迹象明显。经查实,该企业少申报收入逾6000万元,被依法追缴税费及滞纳金577万余元。

“部分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存在刻意压低申报单价的问题。针对这一多发问题,我们团队采取‘三步核查法’应对。”林灯标介绍,即追溯上游供气企业销售发票数据验证采购成本排查企业“多列成本”风险,抽查下游供气站点订单核查市场实际售价,排查企业“少报收入”风险,设置行业毛利率预警区间,以进一步识别异常数据,精准还原企业真实销售收入,校正申报数据偏差。

在强化执法刚性的同时,陆河县税务局同样注重合规引导。“既要明确违法边界、压实整改责任,又要引导企业自查自纠,从被动整改向主动合规转变。”林灯标说,风险应对团队严格执行风险应对工作流程,依法开展风险提醒、实地核查、税务约谈。通过向被约谈企业展示运单数据、充装数据、上下游发票数据等形成的完整证据链,耐心讲解税收法律法规,指出涉税风险点,推动企业整改。同时,风险应对团队成员及时开展辅导,帮助企业规范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流程,建立进销存台账制度,定期报送关键业务数据,共同做好税务合规管理工作。

该机制运行以来,陆河县税务局已对13户液化石油气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累计查补税费及滞纳金750余万元,行业税收遵从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