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大企业不断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高端化的目标迈进,税收服务和管理也面临着全职能、全税种、全流程、全方位的升级需求。我一直在思考:作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要如何陪伴企业一同健康成长。从实践看,我们得出一条重要经验——管好大企业税收,首先要真正了解大企业。
转变理念,解决好“谁来了解”的问题
管理好大企业税收,首先要解决好“谁来了解大企业”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充分利用培训、调研、座谈等机会,阐释“大企业税收必须齐抓共管”的理念,逐步在工作中达成共识:大企业税收工作是税务系统的工作,而不仅是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的工作,各层级、各部门都要参与进来,共同了解大企业、管理大企业。基于这一重要共识,湖南大企业税收工作得到有力推进。截至2025年9月,全省共召开大企业办会议174次,解决企业重大涉税问题320余个。
理念一变天地宽,理念不变原地转。经过多轮调研分析,我们探索构建“层级、条线、职能、团队”管理衔接的“立体施治”工作格局。在纵向上,各层级各有侧重、上下一体;在横向上,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特别是在条线管理上,我们按照“行业+职能”的配备方式,调整、优化各级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内设机构——在承担具体职能的同时,负责处理不同行业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县市区局明确专门的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和岗位,对口市州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新模式较好解决了“单兵作战”“指头对拳头”的人力智力不对称等问题,市县局由“被动接单”变为“主动管理”,各层级税务部门从不同层面共同深入了解大企业,改变了过去“盲人摸象”的局面。
建立团队,解决好“怎么了解”的问题
真正地了解大企业,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形成深度了解大企业的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围绕大企业税收工作的主责主业,我们主动探索能凝聚系统上下合力的抓手,努力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突出矛盾。我们发现,在过往的探索实践中,通过集中办公的形式对所有集团企业逐个开展风险分析,虽有较好成效,但也有一些可提升空间。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增援、加持、补位”的要求,我们在集中办公的基础上,把专业团队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成效显著。根据大企业税源分布情况,结合各地人力资源配置,全省选派各层级、各部门300余名业务骨干,以行业分类标准为参考,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税费种组建27个专业团队和1个专家团队,各市州至少组建一个专业团队。
举例来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集团总部通常在长沙而不在张家界,但是考虑张家界是旅游城市,住宿和餐饮业发达,管理该行业的税收专家能手较多,就授权他们牵头组建住宿和餐饮业专业团队,负责对全省同行业大企业进行日常管理、集中管理和跟踪管理,形成行业(集团)长效管理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即使团队成员发生变化和调整,新成员也能快速、全面了解行业(集团)生产经营状况、风险点等信息。
过往的实践中,市州税务局之间在人员力量配备、素质水平、管理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参差不齐,通过专业团队合理统筹人力资源,一方面打破了区域管理壁垒,让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在实践中逐渐培育较强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一个行业由一个团队负责,经过几年研究分析,就可以钻深研透一个或者同类集团的特征和规律,解决了行业研究不深、不透的问题。同时,每个专业团队对全行业风险管理、经济分析和精细服务的成果进行有效集成后,整理出行业税收管理指引,真正做到了“知行业特点、知企业情况、知相关政策、知税源变化”,持续夯实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的基础。
大胆实践,解决好“了解之后干什么”的问题
真正了解大企业之后,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相关要求,基础更扎实、手段更丰富、成效更显著。
涉税信息库建设是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推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涵盖了行业和集团的“业财税法”全维度信息,是大企业税收治理的基础和基石。按照专业团队的行业分工,湖南各市州税务局均建立起了相对应行业和集团的涉税信息库,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税源监控的长效机制,能够及时预警异常情况,具有了“治未病”的能力。
基于涉税信息库,我们探索创新三项主业的基础支撑。在大企业税费服务方面,创新推出3个层次的产品,分别是以政策确定、纾困解难为目标的基础服务产品,以防控风险、健全内控为目标的中档服务产品,以合作遵从、助企发展为目标的高档服务产品。湖南省税务局每年举办“税惠大企业 助力大发展”系列服务活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并购重组、跨境交易等重点事项开展精准税费优惠政策辅导。
其中,在大企业税收经济分析方面,我们运用“税比析”“企比析”深入开展中观、微观税收经济分析,同类型和同规模比较分析,集团所处行业和产业链分析等。4年来,湖南省税务局报送税收经济分析报告22篇,为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活力。各市州税务局根据所管行业或集团,开展微观经济分析、同类集团的税负和税种的比较分析、所管行业的趋势分析等,既锻炼了团队的综合分析能力,又能从分析材料中发现风险问题、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
在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面,我们坚持“分析一类集团、带动一个区域、规范一个行业”理念,每个专业团队持续深入研究所属的行业(集团)风险特征,实现突破后,建立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实践中,房地产行业涉税风险较多、疑难杂症也较多。我们在省市两级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从2021年至2023年持续开展房地产行业风险管理,深入研究重点风险问题,对普遍性、隐蔽性的风险建立起风险识别模型后,先在两个市州“解剖麻雀”,再在全省范围内面上推开。结合实践情况,我们制定了《房地产行业税收风险清单》供基层税务部门和房地产企业参考,对指导基层税务部门有效识别和应对税收风险,提升房地产行业整体税法遵从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二级巡视员、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