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办“秒级入格”,风险地址“智能预警”,申报错误“即时纠偏”,重点税源“实时校差”……这是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滨江区税务局的一个个“智税星链”服务场景。
“智税星链”是由滨江区税务局基层网络员提需求、税政部门做验证、技术骨干开发的智慧税务工具。今年以来,为破解基层“人少事多”矛盾,滨江区税务局聚焦税费征管“小切口”,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建设服务场景。截至目前,已落地可用场景30个。串“珠”成“链”,“智税星链”正在为基层征管难题提供新解法。
数字牵引 基础管理固本夯基
“智税星链”首个落地实现的,是“新办企业税源网格自动划分”场景。
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数量是衡量区域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区(滨江),新办涉税经营主体年均增长率达31.5%。为了促进税费政策精准直达新办企业,滨江区税务局实施税源网格化管理。该局通过“新办企业税源网格自动划分”,实现自动识别新办主体、智能匹配网格类别、一键完成管户分配,为后续网格员开展精细化管理服务奠定基础。自今年5月该场景上线以来,“数字员工”实现“秒级”分配超12000户新办企业,解放了“企业入格”环节管理人力。
“为了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我们还建设多个辅助场景,致力于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网格员的专业素养,比如创新打造‘智能工作指引’场景。”滨江区税务局征收管理科副科长沈阳介绍,“利用浏览器插件技术,该场景可以向网格员自动推送相关政策法规、流程规范和风险提示,帮助网格员准确把握业务要求。”
据了解,滨江区税务局已在出口退税审核、简易处罚等10项业务中试行“智能工作指引”,以满足不同岗位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数智驱动 办税流程提速增效
结合“智税星链”服务场景建设,滨江区税务局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升级业务办理流程,促进办税提速。
例如非正常户解除申报,纳税人被认定为非正常户后正常经营受限,税务干部在为其解除非正常户前,按规定需先补齐其前期申报,即从被认定为非正常户到解除前的所有税种所有所属期的报表均需完成补报,且通常以零申报为主。这项业务是一项重复进行的工作,且时间跨度大、涉及税费种多,耗费时间较长,挤占窗口办税资源。该局利用“零申报非正常户自动办结”场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零申报非正常户自动办结’场景可以自动填报历史报表,犹如一个数字助手。”滨江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温馨介绍,“前不久,我办理了一笔某网络科技公司的非正常户解除业务。这家企业长期没有经营,需要补申报近10年的各项税费种。如果按照以前手工填报方式,我可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
同样通过“智税星链”应用场景得到提效的,还有一般注销。这项业务需要审核企业历年财务报表、各税种申报表等,传统模式下需要人工比对大量数据,以全面筛查风险点,如是否存在收入未确认、未分配利润不申报等风险,这个过程耗时长、专业性强。针对这一痛点,滨江区税务局探索建设“一般注销业务智能辅助审核”场景,整合了核心征管系统中4个模块、6张报表、100余项审核数据,并结合该局自行制定的注销风险清单,实现跨系统、多报表数据的调取、比对及疑点提示,大大提升了一般注销业务办理时效。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场景已辅助审核一般注销业务952户,单户平均审核时长从超1小时下降至10分钟内,审核效率提升80%以上,风险识别率达到90%以上。
“现在注销业务办理速度明显加快,体验感很赞!”杭州江南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客户代办注销业务的办税员小夏说,“最近,我办理了一笔注销业务,提交申请后次日就收到税务部门的反馈。税务干部一次性、清单式地告知我待注销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类疑点风险。”
数治赋能 申报质量提升
聚焦“优化税费申报管理”这一“强基工程”的关键切入点,滨江区税务局构建“事前精准辅导、事中合规校验、事后质量评价”的全链条服务管理机制,帮助企业厘清纳税义务,规避涉税风险,护航企业合规经营、行稳致远。
“申报智能纠错”场景融合电子税务局申报智能自检功能,筛查分析申报异常数据,并通过征纳沟通平台自动推送消息,提醒企业自查自纠,“税务管家”同时开展补漏提醒和点对点辅导,切实提升企业申报质量。
“填申报表时没多留意,看到征纳沟通平台消息提醒说申报表和财务报表有偏差,我才发现自己粗心填错了一位数字,立刻及时纠正。”杭州乐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金苏丹认为,税务部门的智能化服务为企业申报上了一道“合规保险”。
下一步,滨江区税务局将进一步拓展“智税星链”应用场景,规划建设欠税闭环管理、迁移企业税源网格自动划分等场景,持续夯实基层征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