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公司发布股权转让公告,反映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但股权转让过程中交易隐蔽、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造成了税收征管的识别难、核查繁、易疏漏等痛点。2024年起,国家税务总局儋州市税务局组建“股权转让风险核查专班”,构建“股权转让风险特征库”,通过数据智能比对,打造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规范股权交易税收秩序,提升资本性所得税收管理效能。
总结风险特征,实现精准识别
儋州市税务局“股权转让风险核查专班”以辖区内近3年股权转让涉税典型案例为样本,系统梳理出“0元或平价转让股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利用股权转让实现买卖大额房产土地、转让前后频繁修改资产负债表数据”四大高频风险场景,提炼出高溢价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例超过20%、交易价格偏离度、印花税计税依据与股权转让收入金额不一致等25个量化指标,构建起“股权转让风险特征库”,为精准识别提供了可量化、可操作的判断依据。
“最近,依托‘股权转让风险特征库’,系统精准识别出某能源企业的两位自然人股东以0元价格将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两家有限公司的异常情况。”风险核查专班组长王高柳介绍,税务干部随即调取企业资料,了解详细情况,在确认企业无正当理由后,第一时间约谈企业负责人,开展政策辅导,详细解读股权转让所得个税计税依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规定,辅导企业依法补缴税款160余万元。
目前,该局已对1600余户涉及股权转让的企业开展定向扫描,结合“股权转让风险特征库”进行多维度匹配,共筛选出高风险企业102户。
多维校验比对,开展穿透核查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自然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实行“先税后证”制度,即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先在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通过审核并缴纳个人所得税等税款后,才能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为解决股权转让过程中的平价转让、信息瞒报等问题,儋州市税务局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股权变更登记信息实时共享机制,累计交换股权变更、工商登记等信息1600余条,实现税收征管与市场监管的高效衔接。
以纳税人申报信息为基础,风险核查专班通过交叉比对工商变更信息、“企查查”“天眼查”等第三方平台的股权架构、关联关系数据,并协同银行调取资金往来流水,对接评估机构获取专业估值报告,形成“申报数据+工商信息+资金流水+第三方估值”的四维校验体系,为关联交易定价提供客观依据。
“此前市场监管部门交换的数据显示,某公司迁移至我市后一年内进行了3次股权变动,且前后提交的资产评估报告内容有很大出入。”儋州市税务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税务分局干部刘明星举例道。风险核查专班马上对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资产评估报告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经过多方验证发现,该企业转让对外投资的股权时,未及时确认投资收益,导致利润表的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减少,影响了该公司被转让时点的净资产价值。该公司存在通过提供虚假的涉税资料减少净资产价值、规避纳税义务的风险。在确认疑点后,专班第一时间介入核查,及时通知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修正,并辅导转让方补缴个人所得税94.95万元。
据统计,风险核查专班通过穿透核查累计确认32户企业存在股权转让涉税疑点。目前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改,共补缴税款1700余万元,有效防范了税收流失。
全链闭环监管,推动税法遵从
目前,儋州市税务局为风险企业建立了“股权转让风险监管台账”,构建起“识别—核查—反馈—辅导”闭环管理流程。
“通过‘股权转让风险特征库’完成初期识别后,我们会同步将企业风险等级、核查进度录入‘股权转让风险监管台账’,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开展差异化应对措施。核查结束后,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税源管理部门,并针对企业问题补充辅导建议,实现风险动态跟踪与闭环管理。”王高柳介绍。
今年以来,该局已累计向低风险企业推送政策提醒50条,为中风险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15次,对高风险企业开展核查12户。
同时,风险核查专班针对核查中发现的“转让价格核算不规范”“纳税义务时间判断模糊”等共性问题,聚焦房地产、制造业等股权转让重点行业,通过网络直播课开展解读,并走进园区、走进企业开展专场培训,形成“线上+线下”的立体化辅导模式。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政策宣讲与合规辅导12场,覆盖纳税人超2000人次,推动纳税人从“被动遵从”向“主动合规”转变。
儋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爱清表示,该局将继续深化股权转让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周期监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推动税收治理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