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税务局因采取强硬手段追缴欠税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质疑。据了解,自2024年1月以来,该局把对超过35.5万纳税人追缴欠税的工作外包至一家私营催收机构Recoveriescorp公司。由于催收公司手段强硬,引起部分纳税人恐慌。值得关注的是,受影响的人群中甚至包括正在领取政府福利金的困难群体。
催款函致纳税人恐慌
据当地媒体报道,近年来澳大利亚税务局面临巨大清欠压力,需收回约500亿澳元(1澳大利亚元约合4.6262元人民币)欠税款。为此,该局推出了一系列强化征收的措施,包括雇佣催收公司协助其开展清欠工作。
苏珊女士正是35.5万名清欠对象中的一位。疫情期间,她的收入开始锐减,生活捉襟见肘。如今,她的经济状况仍没有改观,而就在这时,一笔她一直努力偿还的小额欠税,却被澳大利亚税务局移交给了外部催收机构,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今年4月15日,她收到了这家由澳大利亚税务局指定的债务催收机构的来信,要求她在一周内支付2590.33澳大利亚元,否则将面临法律诉讼等进一步的行动。这封催款函让她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今年已55岁的苏珊目前依靠领取失业救济金艰难度日,她表示自己根本无法筹集到这笔钱。为了支付生活开销,她早已变卖了所有值钱的物品,唯一值钱的车也坏了,即便想要卖车筹钱,也需要先花钱修理。
新旧欠税叠加引发恶性循环
根据英国《卫报》澳大利亚分部获取的文件,苏珊的欠税是她在疫情初期未能缴纳季度“现收现付”预扣税款形成的。该制度要求纳税人对预期税款进行预缴。但问题在于,当苏珊被纳入该预缴系统时,她的收入已大幅下降,这意味着预缴税款很可能本无必要。
自2023年起,苏珊一直遵守每周向税务局还款约46澳元的计划,并且至今仍在履行。然而,苏珊的欠税总额不降反增。究其原因,在于苏珊直到近期仍被保留在“现收现付”预缴系统内,导致每三个月就有新欠税叠加到旧欠税之上。
苏珊坦言,自己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连应付基本生活开支都很困难,持续的经济压力对她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更糟糕的是,由于某些未明确的原因,她的一部分福利金被暂停发放,这进一步加剧了她的财务困境。
强硬手段与公开承诺相悖
据悉,在疫情期间欠税规模大幅攀升之后,澳大利亚税务局开始使用催收服务,尽管当时由于市场动荡,政府曾要求税务局采取宽厚态度。令人费解的是,澳大利亚税务局工作人员曾多次被告知苏珊经济困难,这些情况本应促使他们取消苏珊“现收现付”预缴义务,并重新评估还款计划,然而澳大利亚税务局却将苏珊的案件移交给催收机构,这一措施通常只用于对待失联、不合作的纳税人,而非苏珊这样持续还款的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催收机构在信中威胁称,若苏珊未能按期支付税款,澳大利亚税务局可能会发出“第三方扣款令”,或采取法律行动。而这与税务局声称“通过尊重且务实的解决方案,支持人们实现可持续的财务成果”的公开承诺形成了鲜明对比。
苏珊表示,整个催收过程让她心力交瘁。为了完成繁重的纳税申报和整理证据,她耗费了大量本可以用于找工作的时间。但如果她不这么做,催收行动将使其陷入更深的困境。
针对此事,一位澳大利亚税务局发言人以纳税人保密条款为由拒绝对具体案例置评。该发言人强调,税务局致力于改善与社区的互动,并确保弱势群体获得适当的援助。使用外部催收机构是为了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便与更多纳税人沟通解决欠税问题。该发言人还表示,外部催收机构受合同约束,对税务局负责,并通过全面、专业且有文件记录的治理流程来确保执行效果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