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企业存在合同数量多、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等特征,这也意味着涉税风险点多面广。对于税务部门而言,如何对大型建筑企业实施精准监管,是必须面对的挑战。”最近,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未央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东选介绍,该局今年以来聚焦大型建筑企业合同印花税规范化管理这一监管难点,深入挖掘数据潜力,凝聚税企共建合力,创新形成“数据归集—动态跟进—对比分析—分类管理—合规辅导”合同印花税管理五步工作法。
“我们以合同印花税规范化管理为核心目标,组建6人工作专班,分为分析核查组和综合协调组,前者负责一线采集分析数据,后者负责后方统筹保障,确保项目强力推进。”张东选说,该局通过这一工作模式,不断深挖数据潜力,推动实现精准监管。
合同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源管理的重要支点。未央区税务局以合同为切入点,主动出击,协调统计部门获取企业产值数据,深入企业收集合同资料,并对通过“企查查”等外部获取的近万条合同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归类,最终锁定772条有效招标采购及中标数据。在数据归集的基础上,专班人员提取合同中数量、金额、类型、履约期、申报情况等关键信息,初步建立起项目信息台账、招标中标台账,并动态跟踪形成印花税申报进度监控表,让合同履行“看得见、摸得着”。
在对一家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调查时,该局干部通过将企业近3年入库印花税数据与招采中标合同金额进行深度比对,发现计税依据有差异,存在严重的少缴风险,进一步分析出应计未计收入、收入确认不及时等风险点。针对发现的风险,专班人员采取“约谈+自查”方式,依据分级分类管理规定,提请上级部门推送全面风险应对任务。对企业提出的“不存在项目”“未签合同项目”“未开工项目”等逐一详细核实,最终精准锁定问题。专班成员李贺介绍,专班在对统计产值、工程完工统计、申报计税依据比对分析后,召集企业财务部、工程部、经营部等部门负责人及子公司财务人员在线比对数据,逐条印证项目履约及合同执行情况,确保印花税税款及滞纳金顺利入库。
针对大型建筑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常见风险点,专班协调政策宣讲团队开展上门辅导和税企座谈会,精准推送政策。今年以来,共开展6次上门辅导和15次税企座谈,有效引导企业建立合同印花税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处理一个、规范一片”。
在创新解决个案的基础上,未央区税务局积极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梳理数据获取清单,编制了《大型建筑企业合同印花税管理指引》,明确数据采集的关键渠道、核心数据和对接部门。目前,未央区税务局的五步工作法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