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看,社保费争议案件仍存在事前预警有待加强、联合处置效能有待提升、人才骨干急需补充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坚持税费一体,有针对性地优化基础管理和服务,推动社保费争议妥善高效化解。
以“前瞻性”思维防风险,推动源头识别和预防。构建以“内部数据为基础、外部信息为补充、内外交互联动”的风险预警感知体系,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化解”转变。探索从社保状态、外部信息等维度对企业开展精准画像,运用数据模型及早识别潜在投诉风险,辅导企业合规参保,提前消除争议“病灶”。与外部门动态交互潜在争议情报信息,从群体性劳资纠纷等案件中研判争议隐患,及早介入,将争议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矛盾激化。
以“多元化”思维强统筹,融入地方综合治理体系。针对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执法风险大等疑难争议,探索建立因地制宜的多元化联合处置模式,推动争议由“单一管”向“多元治”转变。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以点带面、从最基层的镇街突破,依托市政法委牵头建立的“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以综合网格为单位,以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力量为主体”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与人社、信访等职能部门加强合作,制定社保费争议联合处置工作方案,实现争议“一站式”处置。在加强实体调解场所功能的基础上,探索非接触式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推动“线上+线下”多元争议调解。打造“云端调解”微平台,依托微信小程序、腾讯会议等线上方式,实现争议双方和调解员“面对面”调解,有效降低异地争议维权成本。
以“专业化”思维建队伍,增强争议处置能力。基层是社保费争议处置的“主战场”,一线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争议化解的质效。当前,社会保险费争议案件愈发复杂,对基层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矛盾化解能力、跨部门协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组建社保费争议处置实训基地,组织梳理典型案例,开展争议调解实战演练,引导一线人员“身临其境”总结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置流程与技巧,增强处置社保争议的预见性、敏锐性和应急能力。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培养机制,推动税务、人社、司法等部门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享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通过“联合实训、跟班学习、岗位交流”等方式,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跨部门学习锻炼,培养“懂政策、会协调、善处置”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