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国税务海关总署通过系统优化研发费用税收优惠体系、强化政策适用管理,形成了一套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严密征管经验。
系统构建研发税收优惠体系,支持企业创新
英国公司税手册及财政法案将“研发”定义为直接致力于科学技术进步、或解决技术不确定性的活动,其优惠体系经过整合与升级,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旨在为不同规模与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研发税收抵免政策。为简化优惠政策体系并提升激励效能,英国自2024年4月起将过去分别适用于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优惠机制合并。新的机制将税收抵免率从2015年的11%逐步提升至20%,更提供了“100%基础扣除加86%加计扣除”(即总计186%)的税前扣除额度。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可选择将抵免额按19%的税率返还,此举极大改善了研发密集型初创企业的现金流。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整合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外包研发尤其是海外外包,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审查,明确要求享受研发抵免的外包活动必须为解决技术不确定性的核心所在,以有效引导创新活动回归本土。
面向研发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增强支持计划。这是英国在整合政策之外,专门为高研发投入的中小企业设立的额外优惠通道。申请门槛较高,要求企业研发强度(即研发支出占总支出比例)不低于30%。达标企业虽享受同样为186%的税前扣除,但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对亏损企业的现金支持上:符合条件的亏损企业,可申请税率高达14.5%的可退还税收抵免,且该抵免额为全额退还(无须扣除公司税),因此能为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更直接、更高效的现金流支持。
据统计,英国研发税收优惠涉及金额从2015财年—2016财年的40亿英镑,增长至2022财年—2023财年的75亿英镑,预计2027财年—2028财年将达到90亿英镑。
强化事前预防,管控潜在风险
随着英国支持创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欺诈申请等问题同步显现。对此,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将管理策略从“被动受理”向“主动规范”转变,从事前环节入手应对风险。
在申请入口,英国设立了强制性的预申请门槛。规定过去3年内未申请过优惠的新申请人,必须在纳税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提交预申请,否则将永久失去该年度申请资格。此举旨在尽早识别并锁定新申请人,便于税务部门开展“点对点”的政策宣传辅导,帮助其避开不良机构的诱导陷阱。
同时,所有申请都必须附带一份详尽的“附加信息表”。该表要求企业逐项披露每个研发项目的技术目标、面临的具体不确定性及详细的支出构成。这不仅迫使企业在提交前进行严格的内部自查,从源头上提升申请质量,也为税务人员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精准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
在宣传辅导方面,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将重点放在那些自身难以符合优惠资格、却极易被不良中介盯上的行业(如养老业、零售业),以及首次申请的企业。例如在2023年7月,税务部门主动向7500家养老院发出政策提醒函,详细阐明申请条件与合规路径。官网还持续公布正反两面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有效减少了税企双方的潜在分歧。
此外,英国实行并计划强化“事先确认机制”。首次申请的中小企业可自愿提交资料获取覆盖3个纳税年度的“事先确认函”,其内容一致的申报可免于调查。而根据2025年英国政府春季声明,英国税务海关总署正在研究将此机制由自愿改为强制,特别是针对高风险行业或首次申报者,并考虑将寻求确认的时点从“申报前”提前至“研发活动前”,从而为守法纳税人提供更早期的确定性。
严格事中监管与事后纠正
在事中监管环节,英国税务海关总署于2021年启动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强制随机抽检”机制,作为风险防控的常规手段。抽检并非漫无目的,而是重点关注新成立企业、特定行业以及由不良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代理的申请。监管成效显著,在2023财年—2024财年,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对9700份申请(占总量的17%)进行了风险评估,成功识别并阻止了涉及4.4亿英镑的错误或欺诈申请,挽回了巨额税款流失。
机构与人员是监管效能的根本保障。过去3年,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将负责研发优惠管理的专职税务人员人数增加了一倍。其中,专注于风险评估的团队已从2020财年—2021财年约100人迅速扩充至500人,专业能力大幅提升。2022年7月,英国税务海关总署更是成立了专门的“研发费用反滥用”部门,与“税务欺诈调查”部门协同作战,专司处理复杂不当申请与欺诈案件。截至目前,已果断驳回2500多项可疑申请,涉及金额高达8500万英镑,并有9名涉案人员被逮捕,形成了强大震慑力。
针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这一关键环节,英国税务海关总署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研究发现,虽然研发费用低于2万英镑的申请仅占申请总额的1%,但却是违规行为的“重灾区”,且90%以上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为此,英国税务海关总署一方面设立专属邮箱,加强与合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协作;另一方面则重拳出击,对违反《代理人行为准则》的不法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予以重罚、吊销资格乃至公开曝光。自2024年4月起,更明文禁止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代收退税款,确保资金直接转入纳税人账户,从根本上切断了不良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操控资金牟利的链条。
在事后纠正方面,英国提供了清晰的合规整改路径。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实施税收自愿披露机制,鼓励非故意超额申请的纳税人主动披露并补缴税款,对这些纳税人酌情降低罚款并助其规避未来的稽查风险。对于故意欺诈行为,明确排除适用自愿披露,转而启动依据《行为准则9》的“合约披露机制”,将其视为潜在的刑事犯罪案件乃至实施刑事调查,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原则。罚款比例根据过错性质(从无心之失到故意隐瞒)和披露方式(主动“非被迫披露”或被动“被迫披露”)动态调整,范围从0%直至100%。纳税人若能证明已尽审慎义务,可免予处罚。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