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里明确提醒了我们,企业在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时,应当把加计抵减的金额计入企业所得税‘其他收益’科目,以此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近日,西安新时代财税咨询有限公司张会计和同事们一起研究税务部门发来的《代理申报业务体检报告》。“报告就像一份‘健康指南’,指出了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盲点’。”张会计说。
作为连接税务部门与经营主体的重要纽带,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执业水准,直接关系税收政策落地的精准度和税收秩序的规范性。为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税务局结合辖区产业特点开展“税务体检”,并探索推出个性化“体检报告”,帮助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防范涉税风险、提升执业质量。
三类“体检报告”各有侧重
“我们辖区内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有的擅长代理申报,有的侧重政策咨询,如果服务‘一刀切’,效果肯定不好。”西安航空基地税务局副局长王党阳介绍,“所以,我们安排税务干部走访、座谈,摸清各家机构的业务特点,最终‘量体裁衣’,设计出三类针对性强的‘体检报告’。”
对于专注代理纳税申报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该局围绕航空制造等特色产业,推出代理申报类体检报告,梳理了机构在发票开具、抵扣凭证、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等方面容易出现的疏漏。面向提供政策咨询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该局结合最新政策发布动态,特别是与航空产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政策咨询类体检报告,通过实例分析,帮助机构厘清政策执行中的模糊地带,提升政策适用的准确性。针对着眼自身规范运营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该局依据相关监管办法,打造执业合规类体检报告,从执业资质、人员管理、业务档案保存、信息安全等方面设置提示项,协助机构排查内部管理隐患,夯实合规基础。
配套辅导助机构排查风险
为确保“体检报告”发挥作用,西安航空基地税务局依托税务大数据,精准识别辖区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业务类型和既往申报记录,通过征纳互动、电子税务局、短信等渠道,将定制化的“体检报告”点对点推送至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手中,确保信息送达不漏一户。
“体检报告”送达只是第一步,让机构“读懂读透”才是关键。西安航空基地税务局组建了由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三个一”的配套辅导:通过线上直播课和专题问答,集中开展共性风险与高频误区“一站式”解读;针对报告中的复杂条目或个性化问题,由专家团队预约上门一对一辅导,帮助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完成风险排查与整改;定期邀请机构代表与税务业务骨干,开展“一系列”专题座谈,交流探讨行业共性难题与优化建议。
“我们之前在航空产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适用上一直存在疑虑,税务干部结合‘体检报告’里的案例,把政策口径和操作要点讲得清清楚楚。这种‘送货上门’还‘帮忙安装’的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接受辅导的西安航科智慧物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林女士介绍。
持续跟进促机构规范执业
自“体检报告”服务推行以来,西安航空基地税务局已累计向辖区内14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精准推送各类报告30余份,内容涵盖代理申报、政策适用、执业合规等多个维度。初步统计显示,通过报告指引与后续辅导,各机构已主动排查并整改涉税风险隐患20余个,涉及发票开具不规范、免税备案材料不完整、业务档案管理不合规等典型问题。
“以前开展业务,总担心政策理解不透或操作流程有疏漏。现在有了‘体检报告’作为参考,我们不仅清楚知道风险点在哪里,还明白如何防范和整改,执业底气更足了。”西安广融财税服务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张女士坦言,“‘体检报告’不仅帮助我们规范自身执业行为,还引导我们为航空企业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涉税服务,这正是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所在。”
除了风险排查与问题整改的显性成效,“体检报告”服务还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辖区多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已根据报告建议建立起常态化的内部复核机制,定期对照税收政策开展自查,逐步实现从被动接收风险提醒到主动构建防控体系的转变。
西安航空基地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潘红介绍,该局下一步将完善“体检报告”的内容和推送方式,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整改情况的跟踪,努力形成“推送—辅导—整改—反馈”的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