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由“引进来”到主动“留下来”

税收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上海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金额超1140亿元
2025年11月21日 版次:01        作者:郑瑛 本报记者 郑昕

“公司今年的再投资符合税收抵免条件,预计可享受税收减免超300万元。”前不久,德资企业科隆测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松江工厂负责人陈建龙说。

科隆公司主营电磁流量计研发制造,因亚洲市场需求激增,今年4月投资500万美元在上海市松江区新建工厂。陈建龙所说的税收抵免政策,是指今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政策。该政策明确,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境内直接投资且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的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还可向以后年度结转。

“政策出台后,上海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干部帮助我们理清政策细节,特别是税收抵免的申报路径和计算规则。”作为政策的受益者,陈建龙表示,“中国的税收好政策,让我们更有信心将松江工厂打造成为科隆公司在亚洲的电磁流量计制造中心。”

事实上,我国鼓励外资再投资的“好政策”由来已久。2018年,我国开始实施外资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较好地激励了外资的再投资行为。今年的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政策,则为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再添信心。

作为美国飞适动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飞适动力汽车座椅零件(上海)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深化在华战略布局,先后两次累计注资5200万元用于上海嘉善工厂的增资扩产。“递延纳税政策有效降低了我们再投资的成本,公司已累计实现递延纳税520万元。”该公司财务经理吴森琪介绍,今年的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新政策出台后,公司已启动新一轮嘉善工厂增资计划。“一次次政策红利的落地,不仅为增资扩产注入了流动资金,更将我们‘敢投、愿投、能投’的底气,转化成了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他说。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上海已成为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的首选地之一。截至今年7月底,“十四五”以来上海外资企业累计已有超过1140亿元的利润享受再投资税收优惠。从投资来源看,已有32个国家(地区)的境外投资者通过境内分配利润在上海进行再投资,其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再投资金额超10亿元,成为外资再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从行业分布看,商务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境内分配利润再投资金额超20亿元,凸显出外资在上海重点产业领域的深耕态势。

“外资企业由当初‘引进来’到主动‘留下来’,好政策是原因之一,良好的营商环境亦不可或缺。”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把优化完善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多年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印发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今年已发布行动方案8.0版本,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2023年,上海市税务局发布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要点(2023—2025年),在政策落实、执法规范、税费服务、纳税人权益保护等各个方面予以规范,全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对此,吴森琪深有感触。他说,企业在两次增资过程中,上海税务部门主动派出税务干部上门服务,不仅向飞适动力上海公司细致解读了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还结合企业跨区域经营特点,向公司专门介绍税收支持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便利举措,为公司投资决策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

为落实好鼓励外资再投资税收政策,上海市税务局以“税路通・一路沪航”品牌为抓手,持续完善跨境投资税收服务长效机制:一方面梳理外资企业名单,动态分析外资经营动态、利润情况、跨境资本流动情况等,建立潜在再投资企业清单,夯实精准施策数据基础;另一方面分类施策,通过多渠道推送中英文政策解读、重点企业个性化辅导等方式,深入沟通利润分配与投资意向,切实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外资增资扩产的实际行动。

今年6月,备受各界瞩目的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上海湾区高新区开工。初期,该公司对相关税费缴纳流程不太了解,主管税务部门迅速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面对面辅导,顺利推动13.5亿元税款入库和超4000万元关联税费成功申报,并通过创新“财政—规资—税务”三方合议机制,帮助企业顺利享受再投资递延纳税优惠,推动这一总投资超140亿元的项目实现签约到开工仅用两个多月的“上海速度”。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位于青浦综合保税区的上海普惠飞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作为中美合作企业,其“十四五”期间的业务量随着航空市场复苏持续攀升,累计维修交付发动机已超1700台,2024年更是以200台大修发动机交付量创下新纪录,年均增长率超46%,彰显了外资企业在沪发展的强劲势头。

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促进了上海外资经营主体的稳步增长。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上海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目前近8万家外资企业扎根各行业;上海外资涉税经营主体户数较2020年增长约18%,外资涉税经营主体持续扩容,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外资企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跨境税收服务流程,强化精准监管与风险防控,以更优的税收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为上海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