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增利:

风险一旦外溢,就很难找到“撤回键”

2025年11月21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胡冰

“从创新研发到产品投产上市,安图生物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锚定合规标准、严守监管要求,以系统性合规守护产品安全、保障创新成果、赢得市场信任。”

体外诊断(IVD)是在人体之外对血液、体液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帮助医生洞察疾病信息。前不久,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国内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军企业、国内首家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体外诊断研发制造型企业——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图生物)带着创新研发成果参展,吸引了不少参展商的关注。

安图生物总经理杨增利介绍,公司创立近30年来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战略首位,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营业收入×100%)连续多年超13%,在国内同行业属于领先水平。在杨增利看来,风险一旦外溢,就很难找到“撤回键”。从创新研发到产品投产上市,安图生物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锚定合规标准、严守监管要求,以系统性合规守护产品安全、保障创新成果、赢得市场信任——这也是安图生物行稳致远的关键抉择。

依靠严谨财务管理,用好每一分研发投入

在医疗领域,从核心技术攻关到产品注册上市,需要数年的研发长跑和数亿资金的投入。目前,安图生物拥有研发人员1900余人,建立了以郑州为中心,以美国研发中心和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国内研发中心为分支的研发体系,企业已经成长为覆盖体外诊断试剂与仪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的综合性企业。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路上,企业不仅要比拼科研实力,而且需依靠严谨的财务管理,守护好每一分研发投入。”杨增利说,研发费用归集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效率,更是衡量研发投入产出效益的重要依据,直接关乎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已成为企业稳健前行的基石。

安图生物财务中心总监杨玉红介绍,公司建立了“总部统筹、层级管控、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在财务中心设质量控制组,定期对实操中的财务和税务问题开展专题研讨,重点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关键事项制定专项风控方案,确保合规要求嵌入各项业务流程。

杨玉红告诉记者,安图生物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结合企业特点开发了专门的研发核算模块。与此同时,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研发项目台账和辅助账,并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制度,将人员、材料、设备等成本归集落实于日常管理之中。在设备折旧方面,公司严格区分研发专用设备与公用设备,对专用设备全额计提折旧费用,公用设备则按研发工时比例合理分摊,确保费用归集合理清晰。此外,针对创新项目周期长、资料多的特点,安图生物实行专人专项归档管理,按项目及年度分类保存原始凭证,保障资料可溯、风险可控。

为确保创新项目顺利推进,安图生物构建了一套覆盖立项、预算、执行和验收全流程的研发项目管理机制。项目启动前,从专利布局、标准制定、工艺创新等多个维度开展综合评估,确保科学立项。公司对研发项目实行单独核算,并将研发流程明确划分为立项、小试、中试、上市和售后评价五大节点。每个阶段结束后,均组织跨部门联合评审,避免盲目推进,确保资源投放有的放矢。

现金流“补给”能力,考验企业创新韧劲

动辄数载的研发长跑,是对企业创新韧劲和管理智慧的一场考验,企业既要专注攻克技术壁垒,也要注重做好现金流管理,企业可以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资金补给”。

管理好“亏损”这项特殊资产,是企业走稳研发之路的第一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安图生物享受10年亏损结转政策。在杨玉红看来,合规、准确记录的每一分亏损,都将在未来产品上市盈利时,转化为可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改善企业现金流。为此,安图生物每月召开“合规决策情景模拟会”,通过真实案例,拆解从合同签订到研发费用归集等各环节的风险点,将合规经营打造为对冲研发不确定性的“减震器”。

动态跟进并充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同样是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关键。安图生物按照季度编制被员工称为“合规指南针”的《税政月报》,及时更新政策情况。2021年以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需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集中享受。2021年至2023年,国家持续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企业就当年上半年以及前三季度发生的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公司第一时间跟进政策导向,及时更新《税政月报》,指导集团内相关公司准确核算、留存研发费用辅助账,及时享受税收优惠。这种“政策—业务”的精准对接,让红利释放与风险防控同步推进。

税企高效沟通,为安图生物稳健前行提供了重要支持。2025年4月,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国家税务总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通过系统筛查,发现安图生物存在273万元增量留抵税额,主动提醒政策窗口期,指导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一键提交”,并在3日内完成退税,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

“成则收益最大化,败则损失最小化”

研发具有极高的失败率,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在财务和税务上同时为成功与失败两种结局做好谋划。成功时,企业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等方式保护知识产权,并充分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使创新成果带来最大的经济回报;失败时,企业可通过合规方式,对已经发生的研发支出进行资产处置和确认损失,降低税收负担,保全企业实力。这种“成则收益最大化,败则损失最小化”的合规策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

在这方面,安图生物已形成系统性的操作机制:在研究探索阶段,所有支出均作为费用化处理,一旦进入开发阶段,严格依据项目类型把握资本化时点。例如,需临床试验的试剂及仪器类研发项目,自临床阶段开始资本化;无需临床试验的,从取得委托检验报告开始资本化,直至成功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将开发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对于软件类研发,安图生物明确以通过立项评审作为开发阶段起点,待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后即确认为无形资产。

近年来,安图生物共开展了传染病系列检测试剂开发、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测试剂开发、微生物系列检测试剂开发等19个大系列142个研发项目,实现免疫诊断产品核心原材料自研自产自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然而,受政策调整、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研发途中停摆甚至失败的情形并不罕见。2024年,安图生物终止了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平台的4个项目。在此背景下,安图生物对研发失败所发生的费用严格按照税法进行归集,符合条件的部分仍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

杨增利介绍,2016年,安图生物凭借扎实的研发体系和规范的财务管理顺利上市。上市近10年来,安图生物通过建立科学、审慎的税务合规内控体系,为财报的可靠性与决策相关性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对合规的执着追求,也赢得了市场认可,为公司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和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