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们将迎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本报结合大运河沿岸重要节点城市,推出“行走大运河”系列报道,展现宝贵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本期,我们走进第一站——北京。详见B1、B2版。
湖面宽阔,水波轻漾。清晨,走在长长的岸边,偶尔只见到几个散步的人。高大的垂柳随着曲折的湖岸向远处延伸,在水中映出青绿的身影,勾画出春天的什刹海特有的美。
700多年前,也是这样的春天,这一汪湖水和岸边的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中国大运河历经2500余年时光,
崇文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城门之一,这里曾与大运河税收密切相关,见证了一段税收历史变迁。透过泛黄的纸张和档案,我们一起探寻崇文门税关的历史。
位列明代八大钞关之首
明代,大运河北方的终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在历史上促进了中国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日,在中国税务出版社举办的“运河税韵——大运河税收文化主题阅读活动”首场活动中,我
Copyright ©2010-2023 www.ctaxnews.net.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税务报社 版权所有.版权声明 | |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批复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京ICP备10215854号-1 | |
客服电话:010-61930143 | |
遗失声明广告电话:010-61930174 010-61930175 010-61930176 遗失声明广告传真:010-61930174 | |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1971
备案:![]() |